出诊医院: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心内科
加入收藏

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终身服药?

    发布时间:2023-03-19    编辑:靳丽丽
        浏览量:47099

  很多高血压患者认为不能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因为一旦口服降压药物就要终身服用,形成“依赖性”。那么到底高血压患者什么时候需要口服降压药物?是否一旦口服就要终身服用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高血压的分类。高血压根据病因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原发性高血压,另一种是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往往可以找到引起血压升高的疾病,比如嗜络细胞瘤、肾上腺占位、肾血管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如果可以去除继发疾病,血压往往可以恢复正常。比如,患者存在肾动脉狭窄,解除血管狭窄后,血压即可恢复正常,则不再需要口服药物治疗。这也是为什么初次诊断高血压时,医生要进行肾脏超声、肾血管超声等检查,目的就是除外继发性疾病。

  如果找不到引起血压升高的具体疾病,那么我们就考虑原发性高血压。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一旦到达一定的血压水平就要服用降压药物。目前,我国规定的高血压是高压≥140mmHg和(或)低压≥90mmHg。对于血压高压在140-159mmHg之间,并且低压在90-99mmHg之间的患者,属于高血压病1级,可以首先改善生活方式,不必立即服用降压药物。改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情绪等。改善一段时间的生活方式,血压有可能可以好转。而对于血压高压≥160mmHg和(或)低压≥100mmHg的患者,已达到或者超过高血压病2级的水平,则需要开始口服降压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有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ACEI类、ARB类、噻嗪类利尿剂五大类。根据血压,逐渐调整降压药物剂量,使血压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合适的范围。这一部分患者是需要终身口服降压药物的。

  因此,如果您发现血压有升高,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全面的检查,以除外继发性疾病。如果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而且等级在2级及以上者,需要终身口服降压药物。如果血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对心脑血管及全身小动脉危害很大,会形成多种并发症,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

    擅长: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是医院心内科学科带头人。肠道疾病,包括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肝胆疾病,比如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
    擅长:心脑血管方面疾病,如心力衰竭等病症。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及各型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肝胆疾病,比如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肠道疾病,包括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的治疗。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及心力衰竭的治疗等。心包疾病、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疾病、心脏瓣膜病,以及各种心律失常和先天性心脏病。
    擅长: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顽固性心力衰竭、休克的诊断治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二尖瓣成形术、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造影术、起搏器的安装等。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衰及冠脉造影,冠状动脉PTCA及支架置入术,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等心脏介入治疗。心包疾病、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疾病、心脏瓣膜病,以及各种心律失常和先天性心脏病。
    擅长: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球囊成形术、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狭窄球囊成形术、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术等。冠心病诊断及治疗、高血压诊断治疗、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心律失常诊断及治疗、冠心病介入治疗、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擅长:起搏器植入及程控、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治、食道调搏、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融等,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房颤、室上速、室性早搏、心肌病、心肌炎等。
    擅长:冠心病的诊断治疗;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的诊断及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的抢救;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诊断及治疗;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及治疗;心律失常的介入诊断及治疗及各种心脏起搏器的手术等。
    擅长:冠心病、急慢性心衰、各种心律失常以及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冠脉造影、冠状动脉PTCA及支架置入术等心脏介入治疗。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及治疗;心律失常的介入诊断及治疗及各种心脏起搏器的手术等。
    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慢性肾病、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高血压再障等内科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