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医院: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儿科
加入收藏

儿童积食的识别

    发布时间:2023-12-17    编辑:刘永蛟
        浏览量:4792

  门诊上很多孩子因为呕吐、便秘来就诊,结果一系列检查做下来,也没发现什么问题,这很有可能就是积食。小儿积食是中医上的一个说法,主要是指由于饮食不当,损伤脾胃,造成食物停滞于中焦所致。食积日久,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小儿积食的识别:
  小儿积食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原因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是有一定道理的。小儿积食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可帮助大家正确识别。
  1、呕吐
  呕吐是小儿积食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引起家长重视的症状,孩子多在进食后发生呕吐,呕吐物为不消化的宿食,里面的瓜果蔬菜一点都没被消化,看的一清二楚,并且会伴有一股发酵的酸臭味。这种呕吐一般有别于胃肠炎、脑炎引起的呕吐,孩子精神状态是好的,呕吐完该玩玩,该睡睡,甚至有些呕吐完胃口反而好起来,追着要吃的。如果孩子平时有便秘的情况,更要高度怀疑积食的可能。
  2、看舌苔
  在所有体表积食反应中,舌苔是最快反应胃肠消化功能的。正常情况下,舌表面干净红润,可见均匀的舌质和舌乳头。而在积食情况下,表现为舌苔厚腻、地图舌等。
  3、口臭
  积食的情况下,食物在胃肠内长时间留滞、发酵,导致孩子口中有异味,尤其在早上特别明显。
  4、腹胀
  由于食物淤滞,再加上食物发酵会产生气体,孩子在积食是会出现腹胀,叩诊腹部呈鼓音。
  5、睡眠不安、咬牙
  在中医里有句话,胃不和则卧不安,大人也有这种感觉,吃多了,吃的不好消化了就影响睡眠,而小孩更明显,一有积食就会睡觉翻腾,翻来覆去,满床打滚。
  有积食后就会导致胃热胃火,火则主动,所以如果胃不好或者肠道有寄生虫了就会导致磨牙。
  6、观大便
  正常情况下,孩子大便比较规律,一般1-2次/天,或者隔天1次,大便呈黄色糊状,年长儿呈成型软便。便秘时大便干燥或呈硬结状,大便数天1次,甚至数周1次,同时伴有排便困难。
  7、头发干涸、结穗
  发为血之余。头发的健康情况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身体的健康状况。小儿头发能反应脾胃、气血状态。健康时头发柔顺、绵密,积食时由于消化吸收障碍,导致气血不足,微量元素的缺乏,而出现头发干涸、结穗,甚至出现脱发。
  8、看面色
  积食的孩子由于长期消化、吸收障碍,出现营养不良,甚至贫血,贫血的孩子会表现为面色苍黄。另外,眼袋从中医穴位上讲是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古书记载:“阳明脉衰,面始焦”,所以脾胃不好,孩子积食首先承泣穴这个位置就会发青,实际就是水肿了。
  以上就是小儿积食常见的几种表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当然,如果孩子呕吐厉害,还是要去医院听听医生的专业意见。

    擅长:

    新生儿、儿科危急重症、疑难病及儿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如小儿感冒、小儿湿疹、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低钙血症、新生儿呕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小儿发热等,以及早产儿营养发育评估。

    擅长:

    儿童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的研究,在小儿常见病、疑难危重症方面尤为擅长。

    擅长:儿科疑难危重病症有较强的诊治能力,尤其擅长诊治儿科急性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疾病与儿科急、危重症的急救。
    擅长:

    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儿科急危重症的诊治,尤其在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擅长: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症等疾病的诊治,特别是白血病的诊断及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有较高的造诣。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系统等疾病的诊治,尤其在儿童血液系统疾病的诊疗有很深的造诣。
    擅长:儿童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的调整、儿童心理卫生、儿童保健。
    擅长: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断及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儿科呼吸、消化及泌尿系统等疾病的诊治及儿童保健,如小儿咳嗽、小儿哮喘、小儿感冒、小儿腹泻、小儿消化不良、小儿消化性溃疡、小儿尿道下裂等。
    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如小儿咳嗽、小儿哮喘、小儿肺炎、小儿支气管炎、小儿感冒等。
    擅长:新生儿常见疾病,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等各种急危重症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