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骨关节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膝骨关节病是一种以局部关节软骨退变,骨质丢失,关节边缘骨刺形成及关节畸形和软骨下骨质致密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又称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女性多于男性,本病不同程度的影响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但认为主要与年龄增长和肥胖有关。另外可能与关节过量活动、关节外伤、遗传、骨内高压、骨质疏松、代谢及内分泌异常有关。退变首先发生在软骨,使软骨成分发生改变,从而使软骨弹性降低甚至消失,承重软骨面从正常的光滑状态变为破棉絮状,软骨下骨露出,由于不断摩擦,骨面变得很光滑,呈象牙样骨,而非承重软骨面出现修复,新骨形成,在关节缘形成骨刺。
另外疾病的整个过程还涉及韧带、关节囊、滑膜及关节周围肌肉,最终导致关节疼痛和功能丧失。本病可发于全身各关节,但好发于负重较大的膝、髋、脊柱及手指关节等部位。尤以膝、髋关节病变为多。
临床表现:几乎所有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随病程缓慢进展。主要表现关节开始活动时疼痛明显,稍活动后疼痛减轻,然而负重和关节活动过多时,疼痛又会加重,这是骨关节病的特点。
有时疼痛可呈放射性,如髋关节疼痛可放射至大腿内侧,膝关节附近。早期可见关节僵硬,如膝关节长时间处于某一体位时,自觉活动不利,起动困难,后逐渐出现关节不稳,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减少及步行能力下降,尤以上下台阶,下蹲,跑,跳等能力下降更加明显。有些骨关节病晚期病人还可能出现一些下肢畸形,以膝内翻最常见,即俗称的“罗圈腿”。
骨关节炎的检查:
1、X线片:可发现不同程度病变,但不能完全用来诊断及判断骨关节病的严重程度,应结合患者症状和体征。
2、磁共振成像(MRI):能清楚地观察关节软骨、滑膜、韧带、半月板等结构的早期改变。
3、骨密度仪:监测骨质疏松程度。
骨关节炎的治疗:
1、患者要了解该病的危害性及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危险因素的认识消除和避免致病因素有利于控制疾病和功能的恢复。
2、保护关节:应限制关节负重活动,避免过久站立或长距离步行可使用手杖以减轻受累关节负荷;体重超标者宜减轻体重;要注意患病关节保暖避风寒;严重时可短期卧床休息完全制动。
3、局部理疗:急性期关节发热、肿胀宜先进行局部冷敷,退热消肿后可应用热敷。慢性期还可应用超短波等理疗措施。
4、功能锻炼:合理的锻炼可恢复肌肉收缩力,关节灵活度和防治骨质疏松,不合理的锻炼则会增加关节负荷,引起软骨的进一步损伤,从而加重临床症状。切勿走长路、跳迪斯科、跑步、爬山等活动。我们主张锻练应尽量在关节不负重下屈伸活动,建议健肢立地负重,患肢屈伸关节活动,或坐位进行关节屈伸锻炼。尽量避免下蹲及频繁上下楼等活动。针对髋关节、膝关节可以练习仰卧起坐、直腿抬高等。
5、药物治疗:应由专科医师协助进行药物治疗,例如:氨基葡萄糖胶囊、双醋瑞因胶囊等。
6、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每周1支,每疗程5支。
7、外科治疗:程度较轻的,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可考虑关节镜清理,程度严重且影响功能生活的,采取关节置换等。
四肢大关节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及高位脱位、关节运动损伤等,在膝、髋、肩、肘、踝关节的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术、关节镜手术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成人大关节(大于15岁的髋、膝关节)骨关节外科疾病的诊治(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成人髋关节脱位等疾病的外科治疗),尤其擅长上述疾病的髋、膝人工关节置换和关节翻修手术。
擅长髋、膝、肩关节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包括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脱位、髋关节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膝内翻畸形、膝外翻畸形、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肩袖损伤等关节疾病,尤其擅长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关节镜下多发韧带损伤重建术等手术。
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髋臼股骨撞击症、髋关节盂唇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髌骨脱位、中青年患者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关节周围截骨矫形手术、踝关节韧带软骨损伤等关节运动损伤疾病的诊断和微创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