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一般采取前侧入路穿刺法,也称为气管旁法。阻滞成功的标志为注射药物侧出现霍纳综合征,表现为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下陷、鼻塞、眼结膜充血、面微红、无汗、温暖感。包括有前侧入路穿刺法、高位侧入路穿刺法、超声引导下穿刺法,具体如下:
一、前侧入路穿刺法
1.患者取仰卧位,双肩下方垫薄枕,充分暴露颈部,目视前方。
2.将胸锁乳突肌及颈外动脉鞘的内容物拉向外侧,暴露穿刺部位间隙。
3.垂直进针,针尖触及C6横突根部后退1~2mm。
4.回抽无血或无脑脊液回流时即可注药,注药过程中反复回抽多次。
二、高位侧入路穿刺法
1.高位侧入路的穿刺点在颈外静脉和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与环状软骨和C6横突的水平相当,主要应用于一些特殊病例。
2.穿刺时垂直进针,当针头触及C6横突时退针少许,将针头向头端45°倾斜,再向前进针约1cm,回吸无血或脑脊液时即可以注药。
三、超声引导下穿刺法
1.患者取平卧位,头稍偏向对侧。
2.在环状软骨切迹水平,将高频探头(6~13MHz)横向放置进行扫查。可以看到C6椎体和特有的“双驼峰”椎体横突的前后结节、C6神经根、颈动脉和颈长肌;或找到C7水平,可以看到特征性的斜坡样C7椎体的后结节。颈长肌表面为星状神经节所在疏松结缔组织,星状神经节呈低回声。
3.位置确认后,通过彩色多普勒模式选择穿刺途径。局部常规消毒,采用平面内技术用10cm长穿刺针穿刺,到达颈动脉外侧颈长肌表面,避开重要的血管(甲状腺下动脉、椎动脉),回抽无血,注入5~8ml药液。退针后按压局部以防止血肿形成。
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癫痫等脑功能性疾病的手术治疗(DBS),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脊柱脊髓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复杂哑铃型肿瘤的手术治疗,颅脑肿瘤的精准治疗,尤其擅长脊柱脊髓肿瘤的微创治疗。
脊髓损伤后功能的恢复、损伤后痉挛性瘫痪的外科治疗,以及大脑性痉挛性瘫痪、肢体瘫痪的外科治疗,专注于小儿脑瘫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