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一)心血管科成立于1964年,由全国首批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及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欧明教授等创建,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授予点。1998年成为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心血管病医疗中心建设单位,2000年被广东省中医药局确立为首批省级重点专科,2007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重点专科,2018年确立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南区域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开放住院病床9...
展开>>
介绍:
(一)心血管科成立于1964年,由全国首批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及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欧明教授等创建,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授予点。1998年成为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心血管病医疗中心建设单位,2000年被广东省中医药局确立为首批省级重点专科,2007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重点专科,2018年确立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南区域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开放住院病床91张(含CCU10张),导管室3间。现科室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3人,博士14人,硕士7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岐黄学者1名,国家级名老中医1名,珠江特聘学者1名,长江学者特聘专家1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名,广东省名中医4名,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名,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名。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南区域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心力衰竭方向)、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全国双心医师培训基地、广东省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拥有国家级名医工作室1个,省级名医工作室4个。心血管科为以下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名医传承工作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心血管病预防专业委员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同时,也是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研究》主编科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拥有益心活血丸、丹七活血丸、温胆片、调平康、眩晕康、补肾益心片、心阴片、心阳片、菖麻醒脑丸共9种院内专科特色制剂,其中心阳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2022LP01399)。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专科牵头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慢性心力衰竭)》(GS/CACM193-2019);中华中医药学会《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心血管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优势和特色,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和综合服务功能。培养一批掌握中医规律、熟悉现代科研方法、能够领衔组织重大中医临床研究项目的学科和学术继承人,将心血管科建设成国内高水平的中医领先西医同步的国家级中医区域诊疗中心和中医重点学科。(二)心血管科成立于1964年,由全国首批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及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欧明教授等创建,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授予点。1998年成为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心血管病医疗中心建设单位,2000年被广东省中医药局确立为首批省级重点专科,2007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重点专科,2018年确立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南区域心血管病诊疗中心。2015年心血管科由一个病区拓展为两个病区(心血管科一区、心血管科二区),2023年11月,心血管二科由原心血管科二区分化而独立成科。科室开放住院病床91张(含CCU10张),导管室3间。现科室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3人,博士14人,硕士7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岐黄学者1名,国家级名老中医1名,珠江特聘学者1名,长江学者特聘专家1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名,广东省名中医4名,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名,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名。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南区域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心力衰竭方向)、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中华医学教育双心医师培训基地、广东省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岐黄学者1名,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指导老师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珠江特聘学者1名,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名,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名。拥有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岐黄学者工作室1个、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3个。专科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名医传承工作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心血管病预防专业委员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等挂靠单位。心血管二科目前有高级职称人员4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博士学历3人,硕士学历2人。专科诊疗范围为常见、重大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涉及病种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其中以中西医结合诊治心力衰竭和高血压为亮点与重点。专科注重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尤其注重发挥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与中医特色治疗相结合的优势。在心血管介入技术方面开展冠状动脉介入、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P)、心室再同步化复律除颤器安置术(CRT-D)、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R)、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MitraClip)、肾动脉支架术、肥厚型心肌病化学消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肾动脉周围去交感神经术(RDN)等。在中医药应用方面,专科在原创理论指导下应用“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补肝肾平阴阳”及“补肾降压”法治疗高血压、“解毒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肝同治/心神同调法治疗双心疾病(心理心脏疾病)等,并充分发挥验方、协定方、专科制剂、膏方内服及中药穴位敷贴、足浴、热熨、硬膏、中医定向透药等药物外治,以及结合针灸、揿针、火罐多种非药物外治疗法,在临床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专科承担《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西医内科学》本科及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临床教学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任务。主编各级教材10余部,是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研究》主编科室,主编出版专著10余部,牵头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慢性心力衰竭)》(GS/CACM193-2019)、中华中医药学会《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拥有益心活血丸、丹七活血丸、温胆片、调平康、眩晕康、补肾益心片、心阴片、心阳片、菖麻醒脑丸共9种院内专科特色制剂,其中温胆片已实现成果转让、心阳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三)心血管科建科60年,由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及著名中西医结合学家欧明教授等创建。在广东省名中医黄衍寿教授、冼绍祥教授、吴伟教授等带领下,引进冠脉介入、起搏器与电生理等先进技术,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原则,心血管科得到空前发展,在临床、科研和教学方面,均居同行前列。随着心血管专业技术向高、精、尖发展,紧跟国际顶尖同行医疗水平,心血管科进行亚专科分化。心血管三科(心律失常科)成立于2023年11月,主攻方向为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包括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和器械植入、房颤左心耳封堵术、肥厚型心肌病射频消融术等心律失常介入技术。科室拥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名,广东省名中医3名,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1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现为国家级房颤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心血管专科)诊疗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广东省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建设联盟单位、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国医大师邓铁涛传承工作室教学示教观摩基地。科室坚持始终牢记“传承创新,精诚至善”的初衷,坚持以最新技术为广大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具备先进的心律失常诊治手段,心脏电生理导管室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Carto三维标测系统、巴德和锦江多导电生理系统、飞利浦大型C臂血管造影X线机等设备。目前围绕心律失常等疾病开展工作包括:1.房颤、房速、房扑、室早、室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多种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2.房颤冷冻消融术。3.肥厚型心肌病射频消融术。4.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体内自动除颤器植入术、心衰患者的再同步化治疗(三腔起搏器植入术)及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5.房颤左心耳封堵术。6.先天性心脏病的内科介入治疗(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等)。年手术量国内同行前茅。 为充分发挥传统中医的技术特色和独特优势,由广东省名中医吴伟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中西结合”为科室特色,以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五诊十纲”、“五脏相关”理论为辨证指导,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最优化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创新性运用穴位贴敷、埋针、耳穴压豆、中药离子导入、沐足等特色疗法治疗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等难治性心律失常,填补了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空白。心血管三科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主要研究方向,全国首批博士后、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卫生部高血压科普教育培训基地,“迟脉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全国协作组组长单位。其中吴伟教授作为国家教育部本科一流课程、拓金课程《中医内科学》负责人,主编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5部。本科室围绕医教研三位一体为中心,积极开展临床教学实践,不断提高科研技术水平。在吴伟教授等名医名师带领下,教学科研硕果累累。其中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5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20项,主编或参编著作16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