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神经外科成立于1993年,是深圳市最早创建的神经外科之一,2004年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卒中单元”这一世界公认的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模式;2015年在前任科主任、全国知名专家、北京301医院神经外科李宝民教授的带领下,将科室发展成为以脑血管病为特色的区域性神经外科中心,并成立了国家高级“脑卒中中心”。2019年,医院引进“国务院特殊津贴”、国...
展开>>
介绍:
神经外科成立于1993年,是深圳市最早创建的神经外科之一,2004年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卒中单元”这一世界公认的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模式;2015年在前任科主任、全国知名专家、北京301医院神经外科李宝民教授的带领下,将科室发展成为以脑血管病为特色的区域性神经外科中心,并成立了国家高级“脑卒中中心”。2019年,医院引进“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获得者、颅底肿瘤专家张庆华教授为脑科中心主任、神经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积极开展复杂颅底肿瘤、脑干病变手术等,创建神经肿瘤、脑血管疾病、功能神经外科、脊柱脊髓、小儿神外、创伤及重症7个亚专业并协同发展,目前神经外科已经被评定为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外科建设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脑出血外科诊疗(筹建)基地、大湾区重点专病中心、深圳市南山区重点专科、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神经肿瘤学组组长单位等。神经外科现开放床位70余张,其中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22张,医师17人,护士38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3人,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1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博士后2人,科研助理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1人,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1人。神经外科团队在张庆华教授的带领下,临床业务方面以“微创、精准神经外科”理念为发展方向,以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神经内镜技术、血管内介入技术、人工智能等核心专科技术为基础,依托术中3.0T磁共振、移动CT、GE数字减影机、复合手术室、ZEISSK900手术显微镜、STORZ超高清神经内镜、Remebot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Brainlab神经外科导航、电磁刀、美敦力手术动力系统、术中电生理监测及术中B超等各种国际先进的辅助设备,已成功为来自国内外及港澳地区的颅脑肿瘤患者包括丘脑胶质瘤、脑深部转移瘤及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岩斜区脑膜瘤、蝶骨嵴及海绵窦脑膜瘤等复杂颅底肿瘤实施了手术;成功实施了大量脑血管病手术包括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膜动静脉瘘和脊髓血管畸形等出血性脑脊髓血管病的介入栓塞和显微手术治疗、复合手术下颅内巨大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术等,以及脑梗塞、动、静脉窦狭窄和血栓形成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等,尤其以头晕、耳鸣和睡眠异常为主要症状的脑小动脉硬化症和静脉窦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并开展颈前入路、后方微创通道入路等显微手术治疗髓内肿瘤、脊髓、脊神经疾病及退行性病变;成功开展癫痫外科、帕金森病DBS治疗、昏迷病人促醒手术、糖尿病足患者植入外科电极、机器人辅助脑深部病灶切除及活检术等微创精准手术等;在特重型颅脑损伤和神经重症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救治了数以千计的危重患者。2、专业技术特色、医疗服务能力、科研教学实力神经外科团队以精湛的显微及神经内镜微创技术,“微创、精准神经外科”理念为导向,设置了神经肿瘤、脑血管疾病、功能神经外科、脊柱脊髓、小儿神外、创伤及重症7个亚专业,诊疗范围几乎覆盖了所有神经外科相关疾病。神经肿瘤主要包括:垂体瘤、颅咽管瘤及脊索瘤等经鼻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听神经瘤、桥小脑角区及岩斜区等复杂颅底肿瘤显微微创手术,脑胶质瘤、转移瘤、淋巴瘤、松果体区肿瘤等显微微创手术,丘脑、脑干等脑深部病变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手术、功能区肿瘤的术中唤醒等手术。脑脊髓血管疾病主要为: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支架辅助栓塞、开颅夹闭及血管重建手术、脑脊髓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及显微外科治疗、烟雾病的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颅内动脉及静脉窦狭窄的支架植入治疗等。功能神经外科主要为:癫痫手术、帕金森病及昏迷促醒的DBS治疗、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治疗、以及颅神经疼痛的微血管减压(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舌咽神经痛等)及精准功能神经外科医疗技术等。脊柱脊髓亚专业包括: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及内镜手术,脊髓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及显微手术,脊柱脊髓畸形的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的综合治疗,开展颅颈交界区及脊柱内固定手术。。小儿神外亚专业包括:小儿髓母细胞瘤、胶质瘤等脑肿瘤、脊髓脑膜膨出等先天畸形、脑积水、各种颅内囊肿、小儿脑血管病、先天性神经功能疾病的手术治疗等。创伤及重症亚专业:以NICU病床22张为保障,实施高血压高干出血、丘脑出血的微创手术、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积水及重症颅脑损伤的外科手术和围术期救治,以及长期昏迷病人促醒等。在科研领域,积极搭建科研平台,时刻把握医学科技前沿,已主持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省部级自然基金项目,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200篇,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创新微创技术5项等。目前已经建立颅底解剖与血管重建实验室,细胞培养及分子生物实验室,以神经内镜经鼻中线区解剖学研究为基础,发展显微解剖学,并开展脑出血影像组学和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并成功举办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神经外科双镜颅底解剖与显微血管吻合培训班等,取得了显著效果。近3年先后主持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1项;深圳市科创委可持续发展重点项目1项;广东省医学科研项目1项;深圳市科创委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南山区科技创新课题5项,累积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张庆华教授主持的项目《基于影像三维导引的智能手术治疗系统研发》荣获深圳市2021年度可持续发展重点项目资助,资助金额800万元人民币,标志着深圳南山医院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手段在神经外科临床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走在了前面。在教学方面,承担深圳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的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本科生实习工作;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近3年先后开展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3项,市级4项,同时鼓励学科成员前往国内知名医院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进修学习神经外科新项目、新技术,努力提高临床诊疗技术。3危重疑难病处置能力病例1,男性,43岁,因“意识不清伴左侧肢体活动不灵2天”于2021-7-22入院,2021-10-22出院。入院查体:昏睡状,刺痛能睁眼,能发音,定向力、定时力、计算力、理解力不合作。双侧瞳孔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上肢肌力0级,下肢肌力2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正常,双侧病理征未引出。头颅CT平扫(2021年7月22日,福永人民医院):“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入院后保守治疗,复查头颅CT提示血肿进展,告知患者家属病情,7月24日局部麻醉下行钻孔置管引流术,行尿激酶引流管注入溶解血块,定期复查头部CT提示脑出血逐渐引流吸收减少,7月28日拔除引流管并转出监护室,7月31日头颅CT平扫1.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改变:血肿伴周围脑水肿,右侧侧脑室受压变扁、中线结构稍左移,较前未见明显变化。2.右顶部术区软组织肿胀、积气,并小血肿形成,较前吸收、改善。患者意识转差,中线移位明显,转入监护室继续监护治疗,给加强脱水治疗,复查头颅CT脑水肿逐渐好转,8月10日头颅MRI平扫+增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改变,结合08-06头颅CT检查,术区血肿较前增大,右侧脑室、外侧裂池受压较前好转。患者意识逐渐清醒,转出监护室,8月14日患者意识再次转差,复查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改变:术区血肿范围较前缩小,密度较前减低,左侧侧脑室受压程度较前减轻,余下较前未见明显变化。直接增强+三维重建示:1.右侧基底节区片状环形强化区,考虑血肿区术后改变或坏死区可能,脑疝形成,请结合临床;2.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改变,术区水肿范围大致同前。余所见大致同前。考虑脑脓肿可能,8月15日患者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甘露醇脱水后未恢复正常。急诊全麻下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脑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术中抽出黄色脓液,送细菌培养提示粘质沙雷菌,请感染科会诊给予加强抗炎治疗,脓肿腔抗生素灌洗,定期复查头颅CT提示脓肿腔逐渐吸收,术后病情稳定,继续加大抗生素抗炎力度,脓肿腔引流管抗生素灌洗,8月18日患者发热,复查CRP明显升高,考虑颅内脓肿感染控制欠佳,建议反复送脑室引流液培养,必要时进行高通量病原学基因测序以明确病原体。建议予患者加用复方磺胺甲恶唑加强抗感染治疗。血常规示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较前明显降低,血液内科急会诊建议输血细胞及输血浆纠正贫血,并完善检查,继续加大抗生素抗炎力度。考虑颅内感染合并三系减少,感染控制欠佳,输注血浆和血细胞后,复查发现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较前稍上升,继续输注血细胞及血浆、白蛋白纠正贫血。8月22日头颅CT平扫与8月20日头颅CT比较:1.右侧去颅骨瓣减压术后,术区软组织肿胀同前,积气较前稍有吸收。2.右额颞部硬膜下、硬膜外血肿未见明显吸收。3.右侧基底节区引流管位置同前,右侧基底节区少量出血未见明显吸收。4.右侧大脑半球低密度范围未见明显变化。5.中线结构偏移、侧脑室受压较前稍有缓解。8月24患者经治疗,病情较前改善,头颅CT平扫与8月24日头颅CT比较:右侧去颅骨瓣减压术后,术区软组织肿胀同前。右额颞部硬膜下、硬膜外血肿未见明显吸收。右侧基底节区引流管位置同前,右侧基底节区少量出血未见明显吸收,新见积气。右侧大脑半球低密度范围未见明显变化。中线结构偏移、侧脑室受压较前稍有缓解。余所见同前类似。10月22日头颅CT平扫示1.右侧去颅骨瓣减压术后改变,原术区软组织肿胀较前基本好转。2.原考虑右额颞部硬膜下、硬膜外积液,较前明显好转。3.原右侧基底节区少量出血,较前基本吸收,局部较前软化。4.右侧大脑半球低密度影,较前未见明显变化。5.所见原右侧中耳乳突炎,较前吸收好转。出院时患者神志嗜睡,呼唤睁眼,遵嘱握持,夜间睡眠可,进食半流质,无呕吐,无抽搐,大小便正常,生命体征稳定,无发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灵敏,面纹对称,颅神经未及明显异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整,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肢体肌力3级,四肢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病理征未引出。住院诊断:1、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3、右侧额颞叶脑脓肿;4、肺部感染。病例2,32岁,女性,因“2小时前抽搐30分钟”于2020年7月30日入科,2020年8月30日出院。住院号:418462。查体:神志清楚,自动睁眼,正确应答,遵嘱活动,查体合作,双侧睑裂对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向活动不受限,双侧鼻唇沟对称,示齿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对称正常,腱反射正常,双侧病理征未引出,双侧肢体痛温觉对称正常。头颅CT(2022-07-30):右侧海马区见一不规则混杂高密度影,范围约2.1×1.3cm,边界不清,内可见结节状高密度影,伴粗大条片状钙化形成,邻近脑组织稍受压。诊断右侧海马区占位性病变。入院后完善视频脑电发作示癫痫起源于右侧颞叶,视力视野及DTI示双侧部分视野受损。头皮脑电提示右侧颞叶棘波,右侧颞叶癫痫可能。入院诊断:1、右侧海马占位:脑血管畸形2、继发癫痫3、牙髓炎。完善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2020年8月11日在全麻下行右侧颞叶内侧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术中皮层电极监测下癫痫病灶切除术+颅内压探头植入术+人工硬脑膜修补术+骨瓣还纳术。术程顺利,术后予脱水、抗压、止血等对症治疗,复查头颅CT未见出血及积水,复查脑电检查未见癫痫波,术后病理提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第3天患者低热,颈项强直,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示白细胞高颅内感染不排除,请感染科会诊予加用万古霉素及美罗培南治疗,间断腰椎穿刺,一周无发热,脑脊液检查无色透明,白细胞及糖正常,查体:T37.0℃,P70次/分,R15次/分,BP114/72mmHg,自动睁眼,正确应答,遵嘱活动,头部伤口愈合良好,无渗出,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向活动不受限,双侧鼻唇沟对称,示齿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颈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