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级甲等

介绍: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作为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始建于2002年,是省内开展中西医结合康复最早、最系统的康复科之一。科室现拥有康复病床30张及针灸、理疗、康复门诊,并设有面瘫、颈椎病、失眠、减肥等专病门诊,科室将中医的中药、针刺、艾灸、推拿、拔罐等治疗技术和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保健运动与现代康复医学的先进治疗...   展开>>

介绍: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作为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始建于2002年,是省内开展中西医结合康复最早、最系统的康复科之一。科室现拥有康复病床30张及针灸、理疗、康复门诊,并设有面瘫、颈椎病、失眠、减肥等专病门诊,科室将中医的中药、针刺、艾灸、推拿、拔罐等治疗技术和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保健运动与现代康复医学的先进治疗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体系。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护人员21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5人,中级职称7人,硕士研究生4人,其中的业务骨干曾多次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进修学习,并有2名业务骨干参加援外医疗队服务。医疗特色一、主要服务对象1、神经康复:脑血管病及颅脑损伤所致的偏瘫、吞咽障碍、言语障碍,脊髓损伤所致的四肢瘫和截瘫、小儿脑性瘫痪、面瘫及周围神经损伤所引起的功能障碍的康复。2、骨科康复: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及手外伤后的关节功能障碍、膝骨关节炎、颈腰椎病、肩周炎、落枕及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康复。3、其他:失眠、头痛、三叉神经痛、耳鸣耳聋、麦粒肿、带状疱疹、急性荨麻疹、痛经、更年期综合症、哮喘、呃逆、胃溃疡、便秘、单纯性肥胖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二、特色诊疗技术1、中医治疗技术:针刺(体针、眼针、头针、三棱针、皮肤针、耳针、电针、芒针、火针)、艾灸、拔罐、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穴位埋线、小针刀、长圆针、中医经络推拿。2、理疗(物理因子治疗):红外线治疗、注光治疗、电脑低频治疗、中频治疗、超短波治疗、磁疗、紫外线治疗、共鸣火花治疗、超声波治疗、微波治疗。3、现代康复治疗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Bobath技术、PNF技术、NJF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关节松动技术、太极平衡疗法。新技术:将中医传统针刺疗法、口服中药与现代言语康复治疗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言语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1、针刺疗法:以醒脑开窍针法为基础进行辨证取穴,针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针刺常选取通里、廉泉、夹廉泉、哑门、颞三针等穴。2、口服中药:以古方解语丹为基方,辨证加减用药以熄风、化痰、开窍。3、言语功能评定:对于每一位进入康复科且伴有言语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在言语康复训练之前都要进行“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包括听理解、复述、命名、出声读、阅读、抄写、描写、听写、计算。根据系统的康复评定结果,总结病人存在的主要言语障碍问题,制定出具有个性化的言语训练计划,疗程为4周。在脑卒中失语症患者每完成一个疗程的康复训练时,再进行一次系统的康复评定,便于总结疗效,改善康复训练计划。4、言语训练:包括听理解训练、复述训练、命名训练、阅读理解训练、书写训练、构音训练、交流训练以及手势语、交流版的应用。针刺、康复、推拿、理疗——“四位一体”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针刺选取“治呛四穴”,即双侧天柱穴、舌咽穴。“天柱穴”下浅层有第3颈神经后支、深层有枕大神经。“舌咽穴”为经验穴,其穴下有茎突舌骨肌、颏舌骨肌、舌骨舌肌、咽中缩肌,且有舌咽神经、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和颈神经丛分布。针刺治呛四穴可调节上述与吞咽有关肌肉的舒缩功能,从而改善吞咽功能。且天柱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足太阳经入络脑,经筋结于舌本,可利咽通窍。推拿治疗以舒筋活络为原则,以点、按、揉、拿为主要手法作用于口唇、面颊及颈肩部。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吞咽动作相关肌肉的功能恢复。吞咽训练包括吞咽器官运动训练、感觉促进综合训练、间接摄食训练和直接摄食训练。吞咽康复训练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形成新的传导通路。残留部分通过功能重组,以新的方式代偿失去的功能。通过康复训练,一方面可促进吞咽相关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并反射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网络重组,促进侧枝形成,另一方面吞咽康复训练还可以防止咽部肌群发生失用性萎缩。物理因子治疗,如神经肌肉电刺激,通过输出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对喉颈部神经肌肉进行电刺激,兴奋神经及吞咽肌群。可促使产生类似吞咽的肌群(依次)运动,可缓解神经元麻痹、促进吞咽反射弧功能重建与恢复,进而提高吞咽功能。科室应用的“四位一体”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能较快的恢复或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身体的营养状况,改善因不能经口进食所产生的心理恐惧与抑郁,增加进食的安全性,减少食物误咽、误吸入肺的机会,减少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机会。为病人减轻了痛苦,并提高了整体康复的效果。“太极平衡法”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在运用现代康复技术的基础上,科室将太极拳的力学原理和训练方法引入偏瘫康复中,自创形成“太极平衡法”。太极平衡法主要包括太极平衡想象疗法、太极平衡搂膝拗步、太极平衡云手、太极平衡倒卷肱。太极拳是由练身、练意、练气三者结合而成,是一种有意注意下的“周身一家”、“劲走螺旋”的整体立体化运动。螺旋或对角线运动可以增加对运动神经元的刺激,提高其兴奋性。太极拳强调意念运用的重要性,这与现代康复强调有意注意不谋而合。太极拳十分重视眼法的运用,这有助于偏瘫患者有意注意的形成以及视空间能力的提高。在康复训练时配合太极拳呼吸训练法很重要,呼吸应深、长、匀、缓,并与动作协调配合。太极拳特别注重腰的训练,要求腰为主宰,以身带臂。现代康复也十分强调腰和躯干的训练,强调由近而远的训练原则。太极拳的运动方式都是日常功能活动的最佳运动方式,即符合大脑的高级思维运动,又符合现代康复训练原则。如运动想象,呼吸控制下的等长肌力训练,腰脊为轴、躯干带动四肢,近端带动远端等。太极康复法可以有效的帮助完善大脑的网络连接,重现个体特有的专门化“网络程序”。太极康复法的主动思维为人们提供了有效的脑康复途径,改善大脑的生物结构及网络连接,从而挖掘大脑潜能,“回归自然,回归自我”,享受一种更加快乐、成功、充实的高质量的人生。眼针疗法眼针疗法是在眼眶内外特定的穴区进行针刺等刺激,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是针灸术的一部分。它具有用针小、取穴少、针刺浅、手法轻、操作简、见效快的优点。眼针疗法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的,以眼与脏腑经络的密切关系为依据,以华佗“观眼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为指导,虽然眼睛是一个局部器官,但它通过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的经络,与脏腑及其他器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使全身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和视觉功能,若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则可影响到眼睛,使眼睛发生各种变化。眼针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止痛消肿、安神定志、理气和血、通经活络和治未病的作用。眼针的临床应用范围1、内科:中风病、头痛、眩晕、面瘫、失眠、高血压、三叉神经痛、膈肌痉挛、血管性痴呆、抑郁症、癫痫、重症肌无力、眼肌麻痹、支气管哮喘、面肌痉挛、胆囊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胃肠炎等;2、骨伤科: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落枕、急性腰扭伤等;3、妇科:痛经、月经不调等;4、儿科:疳积、小儿腹泻等;5、皮肤科:黄褐斑、蝴蝶斑、痤疮、带状疱疹等;6、外科:肾结石、胆结石等;7、五官科:突发性耳聋、中心性视网膜炎、近视、眼肌麻痹、弱视等。穴位埋线疗法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的一种延伸和发展。是用特制的一次性埋线针具将医用可降解生物线体埋入穴位。替代钢针达到长期刺激穴位、调整经络气血的运行、平衡脏腑阴阳、治疗疾病的目的。此疗法有长效针灸之称,可以克服采用针灸疗法治疗疗程长、治疗次数多的缺点。大大减少了患者就诊时间和多次针灸的痛苦。具有简便易行、作用持久、无创安全省时省事的尤点,容易被患者接受。穴位埋线临床应用范围1、功能性疾患:包括神经性、精神性、内分泌性及内脏功能失调等疾病。2、疼痛性疾患:包括神经性疼痛、慢性炎症性疼痛、脏腑疼痛等。3、慢性疾病: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种慢性疾患。科室派专人参加了中国针灸推拿协会举办的“穴位埋线疗法临床应用研修班”的学习。引进此法并应用于减肥、美容及治疗各种疼痛,疗效较好。  收起>>

专家列表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