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见到两个名称相似的东西,常认为这为同一属类的东西,而往往表面的情况会掩盖内在的事实;今天的主角是竹茹与刺竹茹,看到这两个名称,按照人们对一些中药的了解,常常会以为刺竹茹是竹茹的一个品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它们在外在的形态特征,内在的功效作用等方面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区别,那么竹茹与刺竹茹有什么区别?
竹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于。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青秆竹,多生于平地、丘陵。分布于广东,广西。大头典竹,生于山坡、平地或路旁。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淡竹,多生于丘陵及平原、分布于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间以及陕西秦岭等地,尤以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省为较多。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植株丛生,无刺。竿直立或近直立,高达15m,径约6cm。顶端不弯垂,竿的节上分枝较多;节间圆柱形,竿的节间和箨光滑无毛。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刺竹茹,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是一味中药材,主要功效为清热和胃降逆药。分布于华南、西南诸地。亦有栽培。多见生于河流两岸或村落附近。
高大竹类。竿高15-24cm,直径8-15cm,尾梢略弯;节间长20-26cm,常光滑无毛,惟其基部1、2节常于节下环生1圈灰白色绢毛;节处稍突起,解箨后在其箨环上暂留有1圈稠密的暗棕色刺毛;分枝常自竿基部第1、2节上即开始,竿下部的为单技,向下弯供,其上的小枝多短缩为硬刺,且相互交织而成密刺丛,竿中上部分枝为3至数枚丛生。
综上所述,竹茹与刺竹茹在外貌形态上与内在功效上都有一定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