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布,它味苦性温,既可外用,也可内服,有名的复方南星止痛膏就是以天南星为主要成分制成的,将其贴在患处,有利于消肿散瘀。如果被毒蛇咬伤,也可将毒液吸出,然后以天南星捣烂敷于伤口上。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在很多地方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医学方面发挥出色。
天南星的简介
【名称】:天南星
【别名】:虎掌、半夏精、蛇头天南星、虎膏、蛇芋、蛇包谷、药狗丹、三棒子、斑杖、野芋头、蛇木芋、蛇六谷
【药材类别】:根茎类
【性味】:味苦;辛;性温;有毒。
①《本经》:味苦,温。
②《吴普本草》:岐伯、桐君:辛,有毒。
③《药性论》:味甘。
④《履巉岩本草》:温,有小毒。
【归经】:入肺、肝、脾经。
①《纲目》:手、足太阴。
②《本草通玄》:肺、脾、肝。
③《本草新编》:入脾、肺、心三经。
【入药部分】: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东北天南星或异叶天南星等的块茎。
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止痉;化痰散结。主中风痰壅;口眼歪任意;半身不遂;手足麻痹;风痰眩晕;癫闲;惊风;破伤风;咳嗽多痰;痈肿;瘰疬;跌打麻痹;毒蛇咬伤。
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祛风痰,解痉痫:用于风痰壅盛之中风眩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惊痫,常配半夏、天麻。也可用于破伤风。
①《本经》: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
②《别录》:除阴下湿,风眩。
③《药性论》:治风眩目转,主疝瘕肠痛,伤寒时疾,强阴。
④《本草拾遗》:主金疮伤折瘀血。碎敷伤处。
⑤《日华子本草》:窨蛇、虫咬、疥癣恶疮。
⑥《开宝本草》:主中风,除痰,麻痹,下气,破坚积,消痈肿,利胸膈,散血堕胎。
⑦《医学启源》:去上焦痰及头眩晕。
⑧李杲:主破伤风,口噤身强。
⑨王好古:补肝风虚。治痰功同半夏。
⑩《纲目》:治惊痫,口眼歪斜,喉痹,口舌疮糜,结核,解颅。
选方
①治卒中昏不知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咽喉作声,痰气上壅,无问外感风寒,内伤喜怒,或六脉沉伏,或指下浮盛,并宜服之。兼治痰厥气逆,及气虚眩晕:南星(生用)一两,木香一分,川乌(生,去皮)、附子(生,去皮)各半两。上细切,每服半两,水二大盏,姜十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侯。(《局方》三生饮)
⑤治暴中风口眼歪斜:天南星为细末,生姜自然汁调摊纸上贴之,左歪贴右,右歪贴左,才正便洗去。(《杨氏家藏方》天南星膏)
⑥治风痫:天南星(九蒸九晒)为末,姜汁糊丸,梧子大。煎人参、菖蒲汤或麦门冬汤下二十丸。(《中藏经》)
④治破伤风:㈠天南星、防风各-两。上二味,捣罗为末,先用童子小便洗疮口,后以此药末酒调贴之。(《圣济总录》夺命散)㈡白芷、南星、白附子、天麻、羌活、防风各一两。研末调敷伤处。如破伤风初起,角弓反张,牙关紧急,每用三钱,热童便调服。(《医宗金鉴》玉真散)
⑤治小儿惊风,大人诸风:生半夏七两,生天南星三两,生白附子二两,生川乌头半两(去皮及脐)。上捣罗为细末,以生绢袋盛,用井花水摆,未出者,更以手揉令出,如有滓,更研,再入绢袋摆尽为度,放磁盆中,日晒夜露,至晓弃水,别用井花水搅,又晒,至来日早,再换新水搅,如此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晒干后如玉片,研细,以糯米粉煎粥清,丸绿豆大。每服三、五丸,薄荷汤下,大人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瘫痪风温酒下,并不以时候服。(《阎氏小儿方论》青州白丸子)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一般制后用:或入丸散。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
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阴虚燥咳,热极、血虚动风者禁服,孕妇慎服。生天南星使用不当易致中毒,症状有口腔粘膜糜烂,甚至坏死脱落,唇舌咽喉麻木肿胀,运动失灵,味觉消失,大量流涎;声音嘶哑,言语不清,发热,头昏,心慌,四肢麻木,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惊厥;窒息,呼吸停止。
①《本草经集注》:蜀漆为之使。恶莽草。
②《日华子本草》:畏附子、干姜、生姜。
③《本草备要》:阴虚燥痰禁用。
④《会约医镜》:孕妇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