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听到半夏这个词的时候,就觉得这个词是个很好听很浪漫的词语,其实半夏是一种草药,又名地文,属天南星目,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及东北、华北等地区,药用植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肿作用,兽医用以治锁喉,在西藏也有分布,海拔3000m左右,还可以消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等等,那么半夏的副作用是什么呢?
半夏,属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是中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产地只有中国和日本。半夏的别名又叫三叶半夏、三步跳、麻王果、燕子尾、地文。半夏按照生长环境分为水生和陆生两种,即所谓水半夏和,旱半夏,旱半夏的药性价值强于水半夏。按照用途功效来分,常用的半夏则分为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生半夏4种。
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其所化之痰,以脾不化湿,聚而成痰者为主,为治湿痰的要药,适用于痰湿壅滞、咳嗽气逆等症,常与陈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与贝母配伍应用。因其性温,故又可用治寒痰,宜与白芥子、生姜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热痰与风痰,治热痰可与瓜、黄芩等配伍;致风痰,宜与天南星等同用。
半夏功能辛散温通、化痰、燥湿,故可用于痰内阻、胸闷病症,可配陈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热互结,有可配黄芩、黄连、干姜等同用,可收辛开,苦降、散结除的功效(如半夏泻心汤)。此外,又常用于胸疼痛,配瓜、白等同用;治胸,可与瓜、黄连等同用。
半夏又能化痰散结,可用以治疗痰湿结聚所致的瘿瘤、历痰核、阴疽肿痛,或痰气互结的梅核气等病症。用治瘿瘤历痰核,可与海藻、黄独、贝母等配用。痈疽未溃者可用生半夏,配星,调醋外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用治梅核气,可配厚朴、紫苏等同用。
但是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在一般临床剂量范围内,半夏配伍川乌、草乌或附子不会出现毒性增强或疗效降低,但临床应用时还需慎重,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但半夏具有神经毒性,其水溶性成分加入乙酸铅后沉淀的物质中,含有引起蛙及小鼠骨骼肌痉挛和瞳孔,散大的物质;滤液中则含有使蛙,产生中枢性及箭毒样骨骼肌松弛的物质。生半夏误服微量即可中毒,所以生半夏按毒性中药管理,临床需炮制后使用。此外,半夏还有对局部黏膜强烈刺激性、肾毒性、妊娠胚胎毒性、致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