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中国的一张名片,渊源流长,没有中医的中华民族是很难想象的,在中医中,中药又是基础地位,《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是药书经典,里面对萆薢都有详细记载。在记载萆薢的图片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先认识萆薢的形才能对萆薢的药性进一步更好的掌握,区分萆薢要先从萆薢的形状着手,用萆薢图片来认识萆薢了解萆薢是快速掌握萆薢的方法,以下是萆薢图片及详细讲解。
萆薢又名黄山姜、百枝、竹木,为缠绕草质藤本。萆薢可入药,出自《唐本草》:“此药(萆薢)有二种、茎有刺者根白实,无刺看根虚软,内软者为胜。似薯颓,蔓生。”《本草图经》:“萆薢,今河、陕、京东、荆、蜀诸郡有之。根黄白色,多节,三指许大。苗叶俱青,作蔓生,叶作三叉,似山芋,又似绿豆叶。花有黄、红、白数种。亦有无花结白子者。春秋采根,暴干。”萆薢主要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全州,生于海拔700米以下的山坡灌丛和林缘、沟谷边或路旁。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本经》: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恶疮不瘳,热气。《别录》:伤中恚怒。阴痿失溺,关节者血,老人五缓。③《药性论》:治冷风顽痹,腰脚不遂,手足惊掣,主男子臂腰痛久冷,是肾间有膀胱宿水。④《日华子本草》:治瘫缓软风,头旋痫疾,补水藏,坚筋骨,益精明目,中风失音。⑤王好古:补肝虚。⑥《滇南本草》:治风寒,温经络,腰膝疼,遍身顽麻,利膀胱水道,赤白便浊。⑦《纲目》:治白浊,茎中痛,痔瘙坏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