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三根针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以及其生长习性,了解三颗针根的功效,植物价值,包含药用以及食用还有化学成分,掌握其临床技术应用,包含主治,用法与用量,及其宜忌,选方等等,掌握其药材鉴别,包含鉴别要点,名典鉴别,形状鉴别以及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关注其营养价值,以及三颗针根的功效经济性状。
三颗针,中药名。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根皮全年可采。茎皮春、秋季采收,取茎枝刮去外皮,剥取深黄色的内皮,晒干。味苦,性寒。有清热,利湿,散瘀的功效。主治赤痢,黄疸,咽痛,目赤,跌打损伤。生理特性,细叶小檗,生于向阳的砂质丘陵、山坡、路旁或溪边。刺黑珠生于海拔1000-2000m的向阳山坡、荒地、路旁及山地灌丛中。蓝果小檗,生长在山地灌丛中。猫刺小檗,生海拔600-2000m的山坡、路旁及林缘。.匙叶小檗生,于海拔300-800mm的河滩、戈壁滩或山坡灌丛中。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细叶小檗、刺黑珠、蓝果小檗、猫刺小檗、匙叶小檗等多种植物的根、茎及树皮。采收和储藏:根于春、秋两季采收,除去须根,洗净,切片,烤干或弱太阳下晒干,不宜曝晒.式枝全年可采。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散瘀。治赤痢,黄疸,咽痛,目赤,跌打损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
②《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消炎抗菌。治目赤,赤痢,吐血劳伤,咽喉肿痛,腹泻,齿痛,耳心痛,跌打损伤红肿。"
③《贵州草药》:"解热,利湿,散瘀,止痛,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