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核,其实看名字是一种很好理解的东西,它是什么也不用多说了;橘核大家都知道,就是很少有人回去关注而已,一般我们吃橘子的时候,最好橘子里面不带核,要么就是把橘核吐到垃圾桶里,所以它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注意,但是就是这么不起眼的东西,它却是一种中药哦,今天我们就要仔细的来介绍一下橘核是什么。
橘核,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实成熟后收集,洗净,晒干。本品略呈卵形,长0.8~30px,直径0.4~15px。表面淡黄白色或淡灰白色,光滑,一侧有种脊棱线,一端钝圆,另端渐尖成小柄状。外种皮薄而韧,内种皮菲薄,淡棕色,子叶2,黄绿色,有油性。气微,味苦。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味苦,性平。归经,归肝、肾经。功效,理气,散结,止痛。主治,用于疝气疼痛,睾丸肿痛,乳痈乳癖。
相关配伍,白疹瘙痒遍身者:小枸橘细切,麦麸炒黄为末。每服二钱,酒浸少时,饮酒初以枸橘煎汤洗患处。(《救急方》)用法用量,3~9g。禁忌,体虚患者慎用。炮制方法,橘核: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盐橘核:取净橘核,盐水炙法炒干,用时捣碎。产地,产于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相关论述,《本草经疏》:橘核,出《日华子》,其味苦温而下气,所以能入肾与膀胱,除因寒所生之病也,疝气方中多用之。《本草汇言》:橘核,疏肝、散逆气、下寒疝之药也。……《日华子》主膀胱浮气,阴疝肿疼,或囊子冷如冰、硬如石,下坠如数十斤重,取橘核数两作末,每早、午、晚各服一次,每次用药末一钱,食前沿调下。……又妇人瘕疝,小腹攻疼,腰胯重滞,气逆淋带等疾,以一两,白水煎服立定,盖取苦温入肝而疏逆气之功也。《本草纲目》:橘核入足厥阴,与青皮同功,故治腰痛 疝在下之病,不独取象于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