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能开花的植物种类太多了,到了夏天之后,所有开花的植物,基本都进入了花的旺盛期,比如紫花地丁这种植物,它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偏偏不引起人的注意,因为这种花的颜色是非常低调的;紫花地丁也是一种药材,那么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紫花地丁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多年生草本,属侧膜胎座目,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4-14cm,果期高可达20余厘米。根状茎短,垂直,淡褐色,长4-13毫米,粗2-7毫,节密生,有数条淡褐色或近白色的细根。叶多数,基生,莲座状;叶片下部者通常较小,呈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上部者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5-4厘米,宽0.5-1厘米,先端圆钝,基部截形或楔形,稀微心形,边缘具较平的圆齿,两面无毛或被细短毛,有时仅下面沿叶脉被短毛,果期叶片增大,长可达10余厘米,宽可达4厘米;叶柄在花期通常长于叶片1-2倍,上部具极狭的翅,果期长可达10余厘米,上部具较宽之翅,无毛或被细短毛;托叶膜质,苍白色或淡绿色,长1.5-2.5厘米,2/3-4/5与叶柄合生,离生部分线状披针形,边缘疏生具腺体的流苏状细齿或近全缘,其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
紫花地丁的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较淡并带有紫色条纹,多年生草本,高7~14厘米,无地上茎,地下茎很短,主根较粗。叶基生,狭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具圆齿,叶柄具狭翅,托叶钻状三角形,有睫毛。花有卡柄,萼片卵状披针形,花瓣紫堇色,距细管状,直或稍上弯;花期4~5月,紫色小花,秋后茎叶仍青绿如初,花旁伴有针状小果,直至冬初,地上部分才枯萎,因此是极好的地被植物,也可栽于庭园,装饰花境或镶嵌草坪。紫花地丁每100g干物质中含有蛋白质29.27g,含可溶性糖2.38g,氨基酸33.95mg及多种维生素。每1g干紫花地丁中含铁354.8μg、锰30.3μg、铜22.2μg、锌55.8μg、钡11.3μg、锶87.3μg、铬69.0μg、钼60.0μg、钴9.7μg、钙3.9μg。
将紫花地丁的幼苗或嫩茎采下,用沸水焯一下,换清水浸泡3~5min炒食、做汤、和面蒸食或煮菜粥均可。紫花地丁花期早且集中;植株低矮,生长整齐,株丛紧密,便于经常更换和移栽布置,所以适合用于花坛或早春模纹花坛的构图。紫花地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疔疮肿毒,乳痈肠痈。本品苦泄辛散,寒能清热,入心肝血分,故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消痈散结,为治血热壅滞,痈肿疮毒,红肿热痛的常用药物,尤以治疔毒为其特长。用治痈肿、疔疮、丹毒等,可单用鲜品捣汁内服,以渣外敷;也可配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之品,如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用治乳痈,常与蒲公英同用,煎汤内服,并以渣外敷,或熬膏摊贴患处,均有良效;用治肠痈,常与大黄、红藤、白花蛇舌草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