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发布时间:2015-12-18   来源:中华康网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贫血。其主要的原因如下:先天储铁不足多见于早产、双胎;婴儿期生长发育快对铁的需要量增加,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则易导致缺铁;或食物搭配不合理也可影响铁的吸收;但最常见的原因是铁的摄入量不足,无论是人乳或是牛乳中含铁量均较低,如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王宁玲

         缺铁性贫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皮肤、粘膜逐渐苍白,易疲乏,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等。外周血象表现为血红蛋白下降比红细胞减少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缺铁性贫血的常识 
1、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大多是可以预防的。主要是重视营养知识教育及妇幼保健工作。如改进婴儿的喂养,提倡母婴喂养及添加辅食,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最好能适当补...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