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诊断思路

    发布时间:2016-04-27   来源:中华康网   

  鉴别诊断

  (一)原发性高血压继发肾损害

  肾炎多发生在青壮年;而高血压继发肾损害发生较晚。病史对鉴别非常重要。是高血压在先,还是蛋白尿在先,对鉴别诊断起主要作用。故临床上发现高血压患者,应常规作尿检查,必要时作肾功能检查。高血压继发肾脏损害者,尿蛋白量较少,一般<1~1.5g/d,罕见有持续性血尿和红细胞管型,肾小管功能损害一般早于肾小球。肾穿刺常有助鉴别,有人发现临床上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中20%经肾穿刺确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二)慢性肾孟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晚期,可有较大量的蛋白尿和高血压,有时与慢性肾炎很难鉴别。慢性肾盂肾炎多见于女性病人。详细询问常有尿路感染的病史。多次尿沉渣镜检和尿细菌培养,对有活动性感染的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是必要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肾功能的损害多以肾小管损害为主,可有高氯酸中毒,低磷性肾性骨病,而氮质血症和尿毒症较轻,且进展很慢。静脉肾盂造影和核素检查(肾图及肾扫描等)如发现二侧肾脏损害不对称,则更有助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

  (三)红斑狼疮性肾炎

  狼疮肾炎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组织学改变均可与慢性肾炎相似。但红斑狼疮在女性好发,且为一系统性疾病,可伴有发热、皮疹、关节炎等多系统受损表现。血细胞下降,免疫球蛋白增加,可查到狼疮细胞,抗核抗体阳性,血清补体水平下降。肾脏组织学检查可见免疫复合物广泛沉着于肾小球的各部位。免疫荧光检查常呈“满堂亮”表现。

  (四)急性肾炎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应与急性肾炎相鉴别。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多见于成人,多于感染后2~3 天内出现临床症状,可有肾炎史或曾有较明显血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病情多迁延,且常伴有程度不同的贫血、肾功能不全等表现。急性肾炎往往有前驱感染,1~3周以后才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血中补体C3降低(8 周内恢复),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可作鉴别。

  诊断思路与误诊防范

  由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疾病种类的多样化,给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对于慢性肾炎的诊断思路与误断防范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排除继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

  常见继发性慢性肾炎较多,如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常伴多系统损害、实验室检查具有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临床不难鉴别;如为过敏性紫癜,患者多有过敏史,临床出现特征的皮肤紫癜,肾脏病变多在紫癜发生后数周内出现,因而临床诊断较易;如为糖尿病肾病,患者都存在糖代谢异常病史,常合并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临床具有糖尿病特征表现,因此容易作出诊断;如为淀粉样变,患者血清和或尿液可检测到异常的轻链,肾脏病理上的特异性改变及刚果红染色阳性,便可确立诊断;如为遗传性肾炎,根据患者常有肾炎家族史,临床出现神经性耳聋及电镜下特征性一基底膜病变,常可确诊。

  (二)明确是进展还是非进展性的慢性肾小球肾炎

  在临床上弄清楚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否合并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肾功能减退的速度如何来判断。通常进展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症状相对较重,常合并高血压,肾功能减退速度快,病理病变重,预后相对较差。如能及时地作出诊断、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损害,改善预后。

  (三)强调行肾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

  如无特殊禁忌证,应强调对所有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行肾活检检查。一方面以肾脏作为窗口明确肾小球病变的组织学类型,作出正确的临床病理诊断;另一方面弄清病理损害的程度及活动性如何,指导临床采取正确积极的治疗措施,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此外,肾活检病理改变对判断预后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膜性肾炎能活几年? 
膜性肾炎能活多久?我只想说你抱着这样的心态,病情不但不会好转,反而会因为你的坏情绪而加剧。谁都不愿意得病,谁都会因为生病而觉得心里压力过大,甚至于觉得得了这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