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

    发布时间:2015-11-03   来源:中华康网   

  围绝经期是近些年提出的新名词,是对“更年期”比较科学的提法。围绝经期包括即将绝经前的这段时间(即从出现接近绝经的内分泌学、生物学、和临床特征时起)和绝经后的第一年。围绝经期综合征(过去称为更年期综合征)是一系列症候群,因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增加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危险性,导致骨质的丢失,出现体内脂肪向心性重新分布。山西省儿童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张卫援

  国际绝经协会早于2007年,就发布了关于绝经后激素治疗是维持绝经后妇女健康的重要部分,但是必须根据症状、家族史、相关检查结果、妇女本人的期望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l       围绝经期的独有症状    

  1.       月经紊乱     比较常见的症状是月经周期的改变和不规则阴道出血,也有10%的妇女会突然停经。这段时间月经量会逐渐减少、周期延长、经期缩短;也会出现子宫异常出血,如月经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月经周期缩短、月经中期出血等。

  2.       血管舒缩症状    在围绝经期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发生体温调节障碍:主要表现为白天的头面部阵发性潮热出汗;夜间入睡后的盗汗。一般认为这些症状是围绝经期的特有症状。

  3.       泌尿生殖器官萎缩症状     围绝经期由于雌激素迅速下降,泌尿生殖器官均会受到影响,出现阴道萎缩、干燥、老年性阴道炎、性交困难等;也常会出现尿频、尿急及压力性尿失禁等症状。

  l       围绝经期各系统的变化    

  1.       心血管系统的改变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绝经后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比较密切的关系。雌激素能引起冠状动脉松弛,加快冠状动脉血流,从而减少心肌缺血的危险性;同时,雌激素也能加快脑血管和其他外周血管的血流。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上述有利作用减少甚至消失,增加了患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

         雌激素水平波动,还能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血压不稳定(高血压多见)、血脂异常改变(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与甘油三脂浓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这些变化可增加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危险性。

  2.骨骼系统的改变     绝经后,早期骨丢失主要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的降低。雌激素通过与破骨细胞发生直接的作用,可延缓骨质的丢失,增加骨密度而不发生骨折。绝经后早期主要是松质骨丢失,所以绝经后妇女发生脊椎骨质疏松和压缩性骨折多见。

          绝经后女性口服雌激素能有效维持骨密度,可使骨重建降低至绝经前的水平,因而减少了骨组织的丢失率。雌激素服用多久,作用就持续多久。

  3.体重和体内脂肪的分布改变     妇女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增加在围绝经期呈现猛增趋势,导致体表脂肪的重新分布――身体上部的脂肪增多,身体下部的脂肪减少,出现体内脂肪向心性重新分布。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更年期综合征会遗传给后代吗 
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更年期综合症的出现,这是一种危害性强的疾病,在出现这种疾病时,会直接危害到患者的生活,平时大家需要注意保健方法,有效进行处理,而且,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