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警惕小儿胃炎

    发布时间:2015-12-13   来源:中华康网   

  在人们的印象中,小朋友的饮食一直是家长们特别注意的事情,加之年龄小,不会喝酒或是吃刺激性食物,好像很少听说有小儿胃炎这种病的,但实际上小儿胃炎患者不在少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得胃炎呢?

  所谓胃炎,就是胃黏膜发生炎症性病变,一般通过胃镜检查就可以确诊。儿童胃炎的主要症状是腹痛,急性胃炎伴有发烧或呕吐症状,慢性胃炎则主要是肚脐周围或上腹部长期间歇性疼痛。

  临床研究发现导致儿童胃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感染

  一种是急性细菌感染,比如吃了不洁食物,引起急性胃肠炎,往往上吐下泻,发烧腹痛,比较容易诊治。另一种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是近年来最引人注意的致病菌。有很多资料证实:这种细菌与胃炎的关系密切,孩子患病多由成人传染。做呼气试验检查阳性,加上腹痛等症状,就可以确诊。

  治疗:急性感染用抗生素治疗有效。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采取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方案: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一般一个疗程就可见效。

  需要提醒的是,幽门螺杆菌通过消化道传播,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范,碗筷要勤消毒,最好实行分餐制;饭前饭后要洗手。另外,老年也不要用嘴咀嚼食物后再喂给孩子。

  二:受凉

  正如伤风感冒一样,腹部受凉是儿童胃炎的最常见原因。尤其是在季节转换时,如果对孩子照顾不周,未能及时加减衣服,往往引起胃肠型感冒,常见表现就是腹痛拉肚子,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病情迁延,就会导致慢性胃炎。

  治疗:服用具有温胃作用的藿香正气制剂就可以,切记不要滥用抗生素。如果伴有消化不良,切忌不要喝冷水和冰水。

  三:过敏

  孩子如果对某种食物过敏,也可引起胃黏膜发生糜烂,形成急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等,久而久之还会影响生长发育。过敏引起的胃炎一般都是急性,如果治疗不对症,也会迁延成慢性胃炎。

  治疗:需要做过敏原检测,只要明确了诊断,及时停止食用引起过敏的食物,同时采取抗过敏治疗,治愈这类胃炎并不困难。

  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们应该对孩子多加关注,保证孩子的饮食规律,新鲜,适量,营养,并且应该让孩子多做运动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小儿胃炎的发生,毕竟从小肠胃就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孩子一直存在消化吸收的问题,对其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什么是小儿胃炎? 
胃炎是指由于物理、化学、生物性有害因子作用于人体,引起胃黏膜发生炎症性改变的一种疾病,根据病程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胃炎:多为应激性急性胃黏膜炎症,常继发于严重...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