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复聪汤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60例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6-01-26   来源:中华康网   

  摘要:目的:观察活血复聪汤对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药活血复聪汤和维生素B1、烟酸、ATP、地巴唑等西药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中药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活血复聪汤能够有效改善神经性耳聋的听阈阈值,为治疗神经性耳聋的有效方法之一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脑病心理科(神经内科)刘红敏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耳聋  活血复聪汤  中医药治疗

  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ralDeafness,简称SD)是由于耳蜗、听神经及其中枢通路中的器质性病变所致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听力减退,包括突发性耳聋、噪音性耳聋、爆震性耳聋、药物中毒性耳聋、老年性耳聋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既往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法对恢复患者听力效果不佳。我们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观察,认为血瘀是本病重要的病理变化,采用中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于2003年6月~2004年6月期间,我们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系统观察了中药治疗SD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共入选病例120例,均来源于我院门诊与住院患者。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16~60岁,平均为37.23±12.14岁;耳聋程度27~90dB;病程1天-7年。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17~59岁,平均36.26±13.62岁;病程1天~8年,平均4.6±4.3年;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18~60岁,平均37.23±12.14岁;病程5天~7年,平均3.6±3.3年。两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久聋”“暴聋”“血瘀”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郑氏《耳鼻咽喉科诊断学》[2]神经性耳聋的诊断标准:双耳听力突然下降或逐渐下降,伴有耳内蝉鸣,夜间较甚;兼见舌暗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结代者;发病无特殊年龄限制,病史上排除其它原因致聋者;耳科检查多为正常耳膜及外耳道;听力障碍可为单侧或双侧耳聋;听力检查,纯音听力多为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多表现为高频区听力下降。

  1.3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上述标准并自愿接受治疗者。

  1.4 病例排除标准:①听神经瘤等蜗后占位病变;②耳硬化症;③先天性耳聋;④遗传性耳聋;⑤传导性耳聋;⑥混合性耳聋;⑦极度耳聋;⑧年龄在18岁以下或6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⑨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1.5 剔除病例标准: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中途停止治疗者;临床资料不全,无法判定临床疗效者;应临床需求或患者要求加用其他治疗耳聋药物或疗法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自拟活血复聪汤依据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之通窍活血汤为基础方加柴胡、菖蒲、香附而组成:柴胡10g,香附10g,当归15g,

  石菖蒲10g,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5g,红花10g,麝香0.05g(包煎),每日1剂,分2次口服。

  对照组:维生素B110mg、烟酸100mg、ATP20mg、地巴唑20mg,均每日3次,口服。

  两组均连续服药30天。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听阈检查,每次测听2遍,以基本重合为准。

  3 疗效评定标准

  3.1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1996年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析” [3] 制定疗效评定标准。痊愈:0.25~4kHz各频率听阈恢复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

  3.2 症状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症状部分缓解;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4结果

                    两组耳聋总疗效比较

  组别     病耳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60      15     24      13     8     86.7

  对照组    60      10     20      12     18    70.0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耳聋总疗效经Ridit分析,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耳聋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5典型病例

       病案举例:王某某,女,42岁,工人。2003年8月21日初诊。半年前曾因肺结核肌注链霉素,半月后出现耳鸣,呈高频调,声如雷鸣,继之听力下降,经中西药物治疗无效。查体:双耳外形正常,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任内氏试验(Pimetest)阳性,韦伯氏试验(Webertest)偏于左侧,但明显减弱,施瓦伯氏试验(Schwabachtest)骨导听力减弱。诊断为药物中毒性耳聋。临床症见:耳鸣耳聋,头晕,头痛拒按,夜间加重,伴有胁肋胀痛,舌暗红有瘀班,苔白,脉细涩。辨为气滞血瘀,清气不升,耳窍失养。治以活血化瘀,升清降浊开窍。治以活血复聪汤日一剂,水煎空腹服,半个月为一疗程。一疗程后耳鸣消失,听力明显恢复。两个疗程后诸症均消,1年后随访无异常。

  6讨论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复杂,目前学术界认为内耳血供障碍是其主要特征之一。现代医学认为,神经性耳聋的病变部位在耳蜗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其病因可能与耳部血流和神经障碍及缺血缺氧,代谢障碍以及噪声,耳毒性药物损伤,老年退行性病变等因素有关,目前尚无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手段。一般治疗以营养神经、扩张血管药物和溶栓治疗为主。

  神经性耳聋属中医“暴聋”或“久聋”范畴",临床上常合并血瘀症状。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具有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通透性、抗炎抗渗出,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及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恢复毛细胞及再生功能等作用[4]。可见活血通窍法在改善微循环,防治血栓形成及改变血液流变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基本病理―内耳微循环障碍学说正是各种原因导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微循环障碍,从而影响内耳血供的结果。因此,对感音神经性耳聋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活血通窍法为主治疗,不仅符合祖国医学理论,更具有现代医学科学基础。

  自拟活血复聪汤依据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之通窍活血汤为基础方加少阳引经药之柴胡,芳香开窍之菖蒲,调畅气机之香附而组成。通窍活血汤乃《医林改错》中的经典方,方中以川芎,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养血活血为基础药,加用麝香、老酒辛香通窍,主治头面部瘀阻之证。《本草纲目》:“川芎,血中气药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故血虚者宜之;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香附入肝、三焦经,乃气病之总司,疏肝之要药;柴胡入少阳耳之所居,直达病所,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通气开窍。” 以上诸药合用,上行耳窍,活血散瘀,通达气血,促使内耳微循环改善,以达治疗耳聋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2

  2.       郑中立.耳鼻咽喉科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31

  3.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及疗效分级.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72

  4.       蒋中晋.中医对耳聋的认识和治疗.中国中医耳鼻喉口腔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68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神经性耳聋的概述 
神经性耳聋是指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而引起听力减退,甚至听力消失的一种病证,常常伴有耳呜。神经性耳聋的时候,实际上是指“感音神经性聋”,包括耳蜗...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