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发布时间:2015-09-30   来源:中华康网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chronic obstructive parotitis)又称腮腺管炎,以前与复发性腮腺炎一起,统称为慢性化脓性腮腺炎(chronic suppurative parotitis)。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张雷

  [病因]

  大多数患者由局部原因引起。如智牙萌出时,导管口粘膜被咬伤,瘢痕愈合后引起导管口狭窄。不良义齿修复后,使导管口、颊粘膜损伤,也可引起瘢痕而造成导管狭窄。少数由导管结石或异物引起。由于导管狭窄或异物阻塞,使阻塞部位远端导管扩张,唾液淤滞。腮腺导管系统较长、较窄,唾液易于淤滞,也是造成阻塞性腮腺炎的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

  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大多发生于中年。多为单侧受累,也可为双侧。患者常不明确起病时间,多因腮腺反复肿胀而就诊。约占半数患者肿胀与进食有关,发作次数变异较大,多者每次进食都肿胀,少者一年内很少发作。大多平均每月发作一次以上。发作时伴有轻微疼痛,这是因为进食时唾液分泌增加并粘稠,排出受阻所致。有的患者腮腺肿胀与进食无明确关系,晨起感腮腺区发胀,自己稍加按摩后即有“咸味”(“salty taste”)液体自导管口流出,随之局部感到松快。

  临床检查腮腺稍增大,能扪到肿大的腮腺轮廓,中等硬度,轻微压痛。导管口轻微红肿,挤压腮腺可从导管口流出混浊的“雪花样”(“snowstorm”in appearance)或粘稠的蛋清样唾液,有时可见粘液栓子(mucous plug)。病程较久者,可在颊粘膜下扪及粗硬、呈索条状的腮腺导管。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腮腺造影。患者有进食肿胀史,挤压腺体,腮腺导管口流出混浊液体(turbid secretion)。有时在颊部可触及索条状导管。腮腺造影显示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管部分狭窄、部分扩张,呈腊肠样改变(“string of sausages”sign)(图9-5)。部分伴有点状扩张,但均为先有主导管扩张,延及叶间、小叶间导管后,才出现点状扩张。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成人复发性腮腺炎  有幼儿发病史,造影片上两者明显不同。成人复发性腮腺炎除非有逆行性感染而使主导管稍扩张不整外,叶间、小叶间导管均无变化,只是末梢导管呈散在点、球状扩张。而阻塞性腮腺炎以导管系统,即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管扩张不整为特征。

  2.舍格伦综合征继发感染  亦可有腮腺反复肿胀流脓史,鉴别在于:①发病多为中年女性;②有口干、眼干及结缔组织疾病;③造影片上以末梢导管点、球状扩张为特征,主导管出现特征性改变;④组织病理学表现明显不同。

  [治疗]

  阻塞性腮腺炎多由局部原因引起,故以去除病因为主。有涎石者,先去除涎石。导管口狭窄者,可用钝头探针插入导管内,先用较细者,再用较粗者逐步扩张导管口。也可向导管内注入药物,如碘化油、抗生素等,具一定的抑菌或抗菌作用。也可用其它的保守治疗,包括自后向前按摩腮腺,促使分泌物排出;咀嚼无糖口香糖或含维生素C片,促使唾液分泌。用温热盐水漱口,有抑菌作用,减少腺体逆行性感染。经上述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有两种,一是行导管结扎术,通过结扎导管,使腮腺萎缩,从而控制炎症。该术式效果不佳,且有可能因炎症未能得到控制而导致残留导管的潴留脓肿或粘液脓性分泌物自发破溃,故目前很少采用这一术式。

  第二种手术方式,在各种保守治疗无效,病人有手术要求的情况下,可考虑行保存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切除术。由于长期炎症的影响,有纤维组织形成,使腮腺与周围组织粘连,分离面神经较为困难。手术时应将腮腺导管全长完全切除,否则术后在残存导管段可能形成潴留脓肿。术后如有面瘫表现,可用维生素B1及B12,并配合理疗或面部表情肌功能训练,以促使面神经功能恢复。

近些年来,一些学者采用涎腺镜,经腮腺导管冲洗,灌注药物,效果良好。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认识腮腺炎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为散在性发作,也可以流行性发作。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但是以冬春季发作为高峰。临床表现是: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区域肿大...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