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腮腺炎

    发布时间:2016-03-04   来源:中华康网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为散在性发作,也可以流行性发作。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但是以冬春季发作为高峰。临床表现是: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区域肿大,有的表现为颌下腺和舌下腺区域肿大,本病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可为单一侧肿大,也可以为双侧肿大。一般不伴有其他表现,也可伴有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等表现。数小时至1~2天症状明显。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食具或者玩具等途径传播,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少数病人也可再次感染发病。

  发病机理

  腮腺炎病毒首先侵犯口腔及鼻粘膜,在其局部增殖,并释放入血,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出现发热、咽痛等;病毒经血液至全身各器官,首先累及各种腺体,如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以及胰腺、生殖腺等,并在其内增殖,再次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进一步波及其他脏器, 引起病理改变,出现症状。因此腮腺炎实际上是一种系统的、多器官受累的疾病。腮腺炎病毒不光引起腮腺炎,还可以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等。它是一种非化脓性炎症。

  腮腺炎我国中医称痄腮,早在公元前640年,医书上就有关于本病的记载。1934年Johnson和Goodpasture用去除细菌的感染材料接种猴子,证明可引起腮腺炎。1946年Beveridge从腮腺炎患者采取标本接种鸡胚卵黄囊,成功地分离到腮腺炎病毒。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爆发。大约每2年发生一次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腮腺炎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通过血流传到腮腺及其它器官,亦可经口腔沿腮腺管传到腮腺,在腮腺肿大前6天到发病后5天或更长的时间内排出病毒。亦可经结膜分泌物和尿中排出病毒。发病最初1-2天还可从患者白细胞中发现病毒。孕妇感染后,病毒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先天感染,从而引起胎儿畸症。青春期妇女受感染后,除腮腺炎外还可继发卵巢炎,引起月经紊乱和不孕病。青春期男性患者,可并发睾丸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膜脑炎,还可并发胰腺炎、心肌炎、乳腺炎等。

  诊断

  根据流行季节、有该病人接触史以及临床表现的特点,进行诊断。辅助检查:血液分析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或者稍高,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血清及尿淀粉酶测定:发病早期血清及尿淀粉酶增高明显,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相关。

  治疗

  主要是对症处理,急性期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口腔卫生,高热患者可采取物理降温或者使用退热药物治疗,可以口服抗病毒类的药物,酌情使用止痛药,局部采用中药外敷,可以用仙人掌(去皮和毛刺)捣烂后,用青布或者牛皮纸包敷于患处,一日1-2次,2-3天可以见到效果,如果效果不明显最好到医院治疗。还可以用青黛10克加鹿角霜30克用陈醋少许调敷与患处,效果明显。一般抗生素和磺胺药无效,但是可以预防合并其他感染的治疗。对于重症病人,可以使用中等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3-5天,还可以采用针灸治疗。

  预防

  发现患者应该及早隔离,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集体机构的易感人群应检疫3周,预防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注意口腔卫生保健,多饮水,勤洗手。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认识腮腺炎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为散在性发作,也可以流行性发作。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但是以冬春季发作为高峰。临床表现是: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区域肿大...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