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抑郁症是以心理医生通过详细地了解病史及细微地观察后,在对孩子的主要心理障碍、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针对孩子的主要问题,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谈话、环境调整等种种手段,逐步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达到治疗目的。
因此,家长在带抑郁症患者儿童到医院,接受心理医生治疗时,有哪些遵循原则呢:
(1)做好孩子思想工作,让他配合好医生使医生清楚地了解孩子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真实心理机制。
(2)要让孩子对医生建立信任,以便医生充分了解孩子,便于互相交流,让他有充分的机会描述自己的感受。
(3)家长配合心理医生让孩子能主动合作,参与治疗。
(4)医生在给孩子治疗时,家长应认识到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应积极与医生沟通,与孩子一起分析认识不适当的行为与情形,研究如何来克服这些不良行为及情绪障碍。
(5)当发现孩子的问题与社会、学校、家庭其他成员等有关时,则必须与有关方面联系“以求解决”。
(6)遵医嘱有需要时,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抗忧郁药一般采用安定类药,如氯丙咪嗪,氟西汀、左洛复等。
下面,具体结合治疗成功的一些病例予以说明。
A男,14岁,原学习成绩优秀,肯帮助同学,是学生干部。半年多前,一天晚上祖父与其母争吵几句,次日中风病故,随后孩子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与同学的交往也不和谐,干部被免除。自此,他似变了一个人,脸上再无笑容,好发脾气,易激动,有时一人坐在沙发上一至二小时,不发一言,在校惹事生非。半年前,其奶奶要去外地。他却责备妈妈把奶奶赶走,由于闹得比较凶,被其父狠狠打了一顿,即大哭不止,次晨不愿起床上学,自云头痛、胃部不适,并恶心、呕吐不止。当我们与其初次接触时,他显得很傲慢、漫不经心。经过耐心的启发,与其个别谈话时,他双眼流下了泪。
经过第一次的交谈,初步与其建立了较好的关系,嘱其每周末治疗一次,每次约一小时左右,在日后的几次诊治中,我们直接向孩子提出了两个主要问题:(一)在行为问题上,如殴打母亲、乱发脾气、易激动、在校不守纪律,原因是心烦,常常是打了母亲,发了脾气,在校用球踢同学、踢坏教室玻璃窗,心中才能平静。(二)在情绪问题上,老是觉得不开心,心烦意乱,学习没有兴趣,逃学玩游戏机,原因是认为妈妈气死了爷爷,赶走了奶奶,造成心中不快,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企图以逃学甚至自杀来逃避现实。再具体与他共同商讨,他的这些错误行为的根源何在?应如何去克服?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反复?
在这基础上,与家长、孩子一起,反复讨论以下几个问题:①爷爷去世,奶奶离沪去乡下是否都是妈妈一手造成的?②是否只有爷爷奶奶喜欢自己,而爸爸妈妈不爱自己?③摆正个人与集体关系,开展前途教育。自暴自弃,学习上不求上进,以欺侮同学、逃学去游戏机房来发泄自己的感情,甚至常出现自杀的念头,这是什么行为?
通过八次治疗后,孩子的情绪渐趋平静,对自己也恢复了信心,母亲也主动检查了既往对其爷爷奶奶的态度有不尽善意的地方,三个月后复查,其恢复情况良好。
B女,小学5年级,第一次由其母陪同就诊时,打扮得如白雪公主。母亲述说,该女孩原来一直成绩不错,与同学关系良好。然而最近一年来,在学校里与同学吵架,上课不守纪律,回家不做功课,成绩直线下降,只爱打扮。几天前,她甚至用 头敲坏了每天练习的钢琴。经过与该女孩和其母单独交谈得知,女孩的父母均是“老三届”,插队落户后返沪,从事体力劳动,没有文化,他们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每门功课成绩都在班内前三名,若考第四则必打骂,平时女孩的吃穿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全部满足,其母更是以女儿的穿着、学习与亲戚的孩子攀比,满足其虚荣心。然而,女孩却认为什么东西都可以不要,只要轻松、愉悦的感觉和环境。我们建议女孩换了一个学校,一切从头开始,并对之进行前途教育,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家长所说的做人上人,也不是为家长读;同时做家长的工作,使之正确对待孩子,不可要求太高;还与学校联系,不要给孩子的压力太大。经过多次治疗及配合用药(使之心情平稳),女孩得到了康复。
C女,初二,由母亲、好朋友陪同就医。经母亲及好友的叙述,我们明白了女孩病因的来龙去脉。C女有一要好女同学,最近该同学交了男友,C女劝说她不该在这个年龄和求学期间谈恋爱,但其友不听,两人也因此小有摩擦,该同学因谈恋爱与C女也有疏远。于是,原本开朗的C女变得闷闷不乐,不愿起床、失眠、害怕上学。在家长的劝说下,总算勉强上学,但一些极细小的事也会触发她躲避上学,如去好朋友家,关门时轧到了小狗的脚,回家后竟然茶饭不思,耿耿于怀,夜不成寐,不愿起床。经与C女单独交谈,启发她说出心中的芥蒂,并予以开导,辅之以药物,不久,女孩便恢复正常。
所以,针对儿童抑郁症患者,一定要有耐心、细心,多花时间和孩子相处,引导孩子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