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发布时间:2015-12-01   来源:中华康网   

  小王今年三十多岁,早晨起床时突然出现言语不清,住院后主治医师耐心的向其解释病情,并告知住院后的注意事项,小王不解的问医生,“我这么年轻,既没有高血压又没有糖尿病,怎么会得中风呢?”。其实,神经内科医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大部分病人会有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比如年龄和性别、种族、天气等;另一种是干预性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等。下面我们重点看一下后者。山东省立医院西院神经内科张清华

  1. 高血压病 高血压早已被公认为脑血管病最重要和独立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血压的水平与脑血管病危险性的增加呈线性关系。而早期治疗高血压可以明显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对于30岁以上的人来说,应定期体检了解有无高血压,对收缩压≥13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90毫米汞柱者必须进行规范治疗。

  2. 心脏病 心房颤动者,脑卒中的危险性也增加5倍,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心房纤颤导致左心房内血流淤滞,心房肌失去收缩力,容易产生附壁血栓,一旦栓子脱落,即有可能导致脑栓塞。心脏病变并发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从而导致心排血量减少,血流减慢,循环血量下降,进而导致脑低流量灌注,脑供血不足,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表明:无论血压水平如何,伴有心脏病的患者,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有心脏损害的病人要注意是否存在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性,如冠心病、风心病、心房纤颤、心功能衰竭、左心室肥厚、心脏扩大、房室传导阻滞等,均可增加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

  3. 糖尿病糖尿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学者统计,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糖尿病因其糖代谢的紊乱,可使体内大中小血管硬化、狭窄,从而致使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发生。

  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局部脑供血障碍导致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特殊类型,约20%脑卒中患者既往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约有1/3的TIA患者迟早要发展或再发生完全性脑卒中,在既往有脑卒中史者,脑卒中的复发率比一般人群高4倍。

  5. 吸烟和酗酒 均为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烟中的尼古丁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管痉挛,阻力增加,长期吸入可损伤血管内皮,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血栓形成,尼古丁可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而诱发脑出血。曾有人做了长达16年的研究观察:长期吸烟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是不吸烟的6倍,戒烟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可减少50%。酗酒对脑血管肯定有害,酗酒者脑卒中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4-5倍,但少量饮酒通常不构成脑卒中的危险。

   6.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增加是诱发脑血栓形成的因素。高脂血症可以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和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流变异常,血液的流动性和变形性降低,导致微循环障碍发生及血栓形成。

  7. 其他因素:包括体力活动减少、肥胖、摄入过多食盐、肉类、动物油,还有颈动脉斑块、狭窄、情绪不稳定的生活习惯、口服避孕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医生问小王有没有吸烟饮酒的不良习惯,小王说自己中学开始吸烟,现在每天吸烟2-3盒,经常有应酬,每次喝白酒都要500g以上,医生语重心长的劝导戒烟戒酒,还有其他预防脑血管病的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什么是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cerebro vascular disease ,CVD)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血管损害而引起的脑组织病变。广义上,脑血管病变包括由于栓塞和血栓形成导...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