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看

分享

中医对高血压是如何认识的

参与医生

河南省中医院 孙治霞 副主任医师
中医学上没有高血压这个病名,但是没有病名并不代表中医学对高血压丝毫没有认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的记载,认为此病与肝肾有关系。并且后面《丹溪心法》上也提到,无痰不眩、无痰不晕的理论,认为痰与火是引起眩晕的另一种原因。古代医家这些观点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有密切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1、情志失常:长期精神紧张,恼怒忧思,可以造成肝气内郁,郁久化火,耗伤肝阴,使阴不敛阳,肝阳偏亢,上扰头目,而出现头痛、头晕、易怒等症状。肝肾两脏关系甚为密切,即为肝肾同源,肝郁日久化火,同样可灼伤肝肾阴,而造成肾的浮阳上越,肝阳上亢,而出现眩晕、耳鸣、失眠等症状,脑力劳动者、白领一族、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罹患高血压病大多数都处于这种类型; 2、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酒过度,以致湿浊内生,湿浊久蕴则化火、化热,火灼津液成痰,痰浊阻滞脉络,就会出现头痛、头晕,发生高血压。中年男性脾胃功能失常,身体壮实,发生高血压者多属于这种类型; 3、内伤虚损:劳伤过度和年老肾虚的肾阴不足,肝失所养,也是造成高血压的原因,中年妇女老年患者出现高血压的多属于这种类型。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