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看

分享

宝宝几个月会走路

参与医生

烟台毓璜顶医院 矫晓玲 副主任医师
大运动能力像趴、爬、坐、站、走是爸爸妈妈最关注的能力之一,宝宝的大运动发育也是宝宝整个智能的发育,因为2岁之前的孩子思维主要是运动思维,通过运动促进思维发育,而且宝宝的思维发育是建构在感觉运动和感知运动活动基础上。家长一定要记着,宝宝运动发育是一个连续过程,不是练出来的,是水到渠成的,它要经过大量的趴,经过翻、滚、坐、爬,最后再站,然后才会走路,必须有这个连续过程。 宝宝练习走路的条件,第一个是宝宝能自主性握拳,并能随自主意志伸开手指和脚趾。宝宝腿部肌肉力量能够支撑自己全身重量,而且宝宝这时候已经灵活能转移身体各部位重心,并能懂得运用四肢重心,上下肢运动发展也协调很好。10-11个月的宝宝是开始学习走路的初级阶段,这时候家长一定要重视蹲动作,因为蹲在孩子下肢力量平衡感特别重要,可以重视站、蹲、站这个连续过程,比方父母可以和孩子面对面站着,把物体扔在地下,让孩子蹲下去捡起来放到家人手里,再蹲下去捡起来再站起来,这种情况能促进下肢肌力增加,对孩子身体的协调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孩子宝宝以后学走路是一个坚实的基础。在宝宝没有东西扶着的情况能自己站稳,实际这时候宝宝就可以学习走路。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不建议借助学步车来练习走路,因为学步车会造成孩子协调度不好,容易形成大脚丫子走路,协调能力差。在宝宝身体没成熟到自己要走路的时候,不要强迫让宝宝走路,容易造成腰部、下肢、脊柱受损。 宝宝12个月的时候,能够扶着东西行走,或者能自己站一会儿,这时候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走路。也可以父母练习,比方说让孩子站在中间,让孩子从父母一头走到另一头,有个三两步距离,这时候能做到保护孩子,防止跌倒,再就是给孩子增加一个安全感。父母这时候一定要鼓励孩子练习走路,用玩具来吸引他,多表扬,用一些表情来给予鼓励。父母除了要继续训练宝宝腿部肌力,还要注意宝宝身体与眼睛协调度,最重要还要注意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行走的适应能力。比方在家里可以让孩子多练习爬楼梯,如果家里没有楼梯,可以给孩子个小凳子,让孩子一下一上或者一上一下练习。但是一定要注意点,在宝宝练习走路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注意看孩子表现,慢慢学习,不要强迫,才不影响骨骼发育。宝宝1周岁是练习走路主要时期,这时候一定要格外注意安全,防止出现意外。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