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延风:强化区域卫生规划意义重大

    发布时间:2015-04-01   来源:中华康网   
      手机查看

国务院近日颁布实施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本篇文章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葛延风对纲要的解读。以下为解读全文――

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规模与层级、区域等体系的合理布局,是实现广大城乡居民人人都能享受便捷、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最重要基础条件,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日前,《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正式颁布,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整体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但不可否认的是,受多方面复杂因素影响,医疗卫生体系布局不合理问题还相当突出。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比,我国的卫生资源总量还不足;在层级布局方面,基层体系总体还比较薄弱,一些大医院则扩张过快;在区域布局方面,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过分向大城市、东部发达地区集中,中西部地区、农村乃至部分中小城市则明显不足;卫生资源还过度集中于医疗领域,公共卫生以及康复、护理等服务能力还有比较大的欠缺。此外,一些医疗卫生机构定位不清,不同机构之间尚未实现有效的分工协作。

这些问题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区域布局不合理,直接影响中西部地区以及农村居民看病就医的便捷可及;层级体系布局不合理尤其是基层能力薄弱,不仅导致基层利用率低,大医院人满为患,“看病难”,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医疗卫生费用的快速上涨;卫生资源过度集中于医疗领域,导致服务模式仍以医疗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为中心,卫生投入的宏观健康绩效不高。因此,通过有效的区域卫生规划,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合理布局与有序发展意义重大。

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合理布局与有序发展,无法靠市场自发调节实现,这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内在规律使然,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同时,积极发挥行业组织及相关专业机构的作用。这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首先要突出科学性。无论是整体服务能力还是布局,都要立足于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布局以及疾病模式和需求特点,以人人都能享受尽可能便捷的服务和提升卫生投入的宏观绩效为基本目标,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哪里办、办多少、办多大等问题。在具体规划制订方面,必须严格遵循医疗卫生事业内在规律,认真借鉴国际经验。比如,整体服务能力一定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可以适度超前,但绝非越多越强越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也需要根据服务范围及管理规律,确定合理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

二是要完善调整机制。比如,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流动规模巨大,区域卫生规划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适时调整布局结构。同时,我国还处于快速老龄化过程中,疾病模式和服务需求也在发生巨大变化,区域卫生规划也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特点,更加突出立足基层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进一步加强康复、护理等服务,完善服务模式。

三是要突出规划的严肃性。无论是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还是医疗服务以及康复护理机构,无论是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还是社会力量举办的机构,都要纳入统一的区域卫生规划体系,在举办地点、规模设置乃至设备、人员配备等各个环节,都必须遵守规划要求。需要进行重大调整时,均应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与审核。这也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

从我国现实的情况看,搞好区域卫生规划,还需要同步推进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与基础能力建设。比如,要尽快打破对医疗卫生机构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真正以区域为基础制订和落实规划,不断增强管理能力;要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在规划制订、投入以及监督管理方面的责任关系;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定位,通过综合改革,强化不同类型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此外,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规划执行状况的监管,推进公开透明。针对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完善规划。

      精彩必读
      据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晨介绍,天坛医院建于19...
      如今许多整形美容机构存在非法经营情况,因此所...
      在印度,一种急性大脑疾病竟与荔枝有关系,是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