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

    发布时间:2016-04-05   来源:中华康网   

  脑瘫又称脑性瘫痪,也称小儿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一般来说,可以导致脑瘫的主要原因是宫内感染、黄疸、窒息、缺氧、难产、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败血症、脑膜炎等。

  小儿脑瘫会造成多方面的危害:一是情绪障碍,疾病给患儿造成诸多不便,使活动受到限制,严重者需长期、终身康复治疗。社会上对脑瘫患者的歧视和偏见,使患儿紧张、焦虑、恐惧,担心被人讥笑,感到处处低人一等;二是行为异常,脑瘫患儿的行为异常表现为性格改变,如固执、多动、冲动、社交退缩、强迫行为、攻击行为甚至自我伤害;三是认识损害,儿童认知功能涉及学习能力、智力、记忆力及注意力等多方面。认知障碍是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患儿的认知功能,主要取决于脑损害程度,遗传和环境因素也有一定的作用;另外,患儿的情绪和行为也能影响学习潜能的发挥。

  我们一直强调小儿脑瘫应该做到早期干预,也就是说脑瘫的诊治关键在“早”,即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如果能在孩子出生后6个月内治疗,效果最好,有的孩子的智力甚至可以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

  这是因为,宝宝的脑组织在6个月以前发育最快,大脑的可塑性强,容易恢复,而且早期脑损伤后,异常姿势尚未固定,纠正起来也比较容易,及时干预可完全恢复。如果忽视了高危儿童的一些症状,错过了最佳矫治时期,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轻则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重则导致终生残疾。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早期发现小儿脑瘫呢?

  1、有脑瘫的高危因素:如怀孕期感染、风疹、严重妊高症,小儿出生时有窒息,早产、双胎、低体重儿,生后有严重黄疸,新生儿期有颅内出血史等病史。此类新生儿或婴儿应该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情况,定期体检,如有异常可早期干预。

  2、易激惹,持续哭闹或过分安静,哭声很弱。哺乳无力,吞咽困难,易吐,嗜睡,体重增加缓慢,自主运动少等。

  3、肌张力异常, 身体发硬或发软,动作不协调,姿势异常;4、运动发育落后:如3个月到4个月大的小儿俯卧位不能竖头或抬头不稳,4个月仍不能用前臂支撑体重,七个月仍不能独坐等。

  5、异常姿势或动作:常表现为易头后仰、上肢肘腕关节屈曲、双手拇指内收,双拳紧握并站立时尖足交叉等。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

  6、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如6个月对叫名无反应,不认人,不会哭;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注视手等表现。

  对于小儿脑瘫的治疗来说,必须坚持综合治疗为主的原则,主要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矫形器的应用、言语治疗、心理行为治疗、家庭训练计划、特殊教育、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我们重点介绍一下脑瘫的手术治疗。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手术治疗可以为康复训练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瘫儿童的痉挛的肌肉难以和骨骼的生长同步,便会形成各种进行性畸形。及时在康复训练地基础上对脑瘫儿童进行手术干预,可以避免畸形的发展直至造成过重的残疾,任何主观与客观因素导致手术时机的延误都将给患儿带来灾难性的结果。

  从目前的临床统计来看,近8成的脑瘫患儿是可以接受手术治疗的,目前运用在脑瘫临床治疗上的外科手要主要包括:解除痉挛的手术(如FSPR手术,也称为脑瘫一期手术);矫正畸形的脑瘫肌力肌张力调整术(CP-MMA术,也称为脑瘫二期手术)及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的手术(如CPS术,也被称为颈动脉外膜剥脱术)。

  比如痉挛型脑瘫,目前国内外脑瘫外科学界专家均主张在2.5岁左右就可以进行各种方式的解除痉挛手术(FSPR)治疗,肌力肌张力调整手术(包括各种术式的肌腱延长术和肌腱切断术等),但是后者一定要在充分解除痉挛的前提下分期进行,否则不可避免痉挛的复发,长期疗效不佳,使手术失败,还会使人们对手术疗效产生怀疑,不愿意接受手术,增加开展工作的难度。

  而非痉挛型脑瘫患儿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是以肌张力不稳定增高和肌肉不自主运动为主要表现,以平衡和协调功能障碍为主的混合型和徐动型脑瘫相对多见,其主要病因是出生时中、重度窒息及病理性黄疸引起,此种类型的脑瘫可进行CPS手术,以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改善运动状态。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揭秘脑瘫儿寿命有多长 
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癫痫、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