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出肺结核

    发布时间:2016-03-10   来源:中华康网   

  核心提示: 一)全身症状,较局部症状出现的早,早期很轻微,不引起注意。严重的渗出性病灶,如干酪样或急性粟粒性结核,因其炎症反应较强、范围较广,中毒症状就非常显著。

  由于肺结核具有传染性,所以如果患者能够在早期诊断出肺结核,那么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中华康网专家指出,要诊断出肺结核,患者就应该多关注肺结核的全身和局部症状,并在出现类似的症状的时候,尽快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真的患上了肺结核。

  (一)全身症状

  较局部症状出现的早,早期很轻微,不引起注意。严重的渗出性病灶,如干酪样或急性粟粒性结核,因其炎症反应较强、范围较广,中毒症状就非常显著。全身症状有:

  1、全身不适、倦怠、乏力、不能坚持日常工作,容易烦躁,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不正常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2、发热常是的早期症状之一,体温的变化可以有以下几种:

  (1)体温不稳定,轻微的体力劳动即引起发热,经过30分钟休息,也往往不能恢复正常。

  (2)长期微热,多见于下午和傍晚,次晨降到正常,伴随倦怠不适感

  (3)病灶急剧进展和扩散时,发热更显著,可出现恶寒,发热达到39-40摄氏度。

  (4)女性病人在前体温升高,延长至后体温亦不恢复正常。

  (二)局部症状

  局部症状主要由于肺部病灶损害所引起。

  1、咳嗽、咳痰。早期咳嗽轻微,无痰或有少量黏液痰。病变扩大,有空洞形成时,则痰液呈脓性,量较多。若并发支气管结核则咳嗽加剧;如有支气管狭窄,则有局限性哮鸣。支气管淋巴结核压迫支气管时,可引起呛咳或喘鸣音。

  2、咯血。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咯血量不等,病灶炎症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引起痰中代血或夹血。小血管损伤时可有中等量咯血,空洞壁上较大动脉瘤破裂,可以引起大量咯血。大量喀血后常伴发热,几天的低热是小支气管内血液的吸收所引起的;高热则是病灶播散的表现。

  专家提醒:由于环境污染等的问题,现在我国的肺结核患者越来越多,如果要预防这个疾病出现,那么我们在工作中,也应该注意我们的工作环境,并在特定的工作场所中,做好保护措施,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肺结核的出现。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对于传染病,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在护理患者或者和患者接触的时候被传染,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肺结核都会传染的,具体情况还是要看检验结果。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肺结核的传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