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间断发热伴咳嗽2月余,左下肢运动障碍1月余

    发布时间:2015-03-03   来源:中华康网   

  此文发表《中国临床医生》于2012年第7期

  间断发热伴咳嗽2月余,左下肢运动障碍1月余,加重伴呕吐4天

  1 病例简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徐灵敏

        患儿,男,1岁6个月,住院号143755,于2008年4月21日以“发热10余天,呕吐4天”为主诉入院,入院诊断为“发热待查,败血症?颅内感染?”。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足体重、正常娩出。预防接种随社会计划进行,否认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

        入院后第2天,上级医生查房时发现患儿左下肢运动异常,再次详细询问病史,更改主诉为“间断发热伴咳嗽2月余,左下肢运动障碍1月余,加重伴呕吐4天”。了解到患儿二爷为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偶有与患儿密切接触的病史。患病2个多月来,患儿体温大多波动在37.5~38℃之间,热峰为38.5℃,先后被多家乡、县市级医院诊断为“肺炎、气管炎”,予以静脉应用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患儿咳嗽时有好转,但发热未见好转。入院前1个多月来,患儿发热的同时又出现左下肢运动障碍,经多家医院诊治无效,入院前半个月辗转就诊一市级骨科医院,诊断为“左股骨脓肿”,给予住院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半月;入院4天前,患儿病情加重,又出现呕吐症状,随转入我院治疗。

          入院时查体:体温37.6℃,呼吸29次/分,心率121次/分,体重11.5公斤。患儿营养状况差,神智清,反应差、精神差,时有烦躁,哭闹不安,查体不配合。全身皮肤黏膜未见丘疹,左上臂可见卡斑,颈部淋巴结无肿大。口唇、口腔粘膜及舌体无异常发现,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未闻及固定的湿罗音;心音可,节律稍不齐,各瓣膜听诊区均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肋下1cm,边钝质韧;肝脾均无肿大现象。入院后第2天,上级医生查房时才发现患儿颈有抵抗,脑膜刺激征阳性。

         入院后辅助检查:①4月22~25日间:血常规WBC 5.35×109/l,PLT 340×    109/l,CRP19 mg/l,血沉(ESR)因凝血未测出。支原体、衣原体抗体均阴性。②4月22日脑脊液检查:细胞计数 82×106/l,分类单核细胞76%;葡萄糖降低。③4月22日:头颅CT显示脑室系统饱满。外周血细菌培养阴性、结核抗体IgG检测阴性。④外院半月前胸部X片显示肺纹理增粗,双下肢X片显示左股骨有一空洞,骨质破坏明显,边界清楚。

         入院后处理措施:①向家属讲明病情、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②完善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患儿发热、咳嗽、左下肢运动障碍及呕吐的原因。③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④详细询问病史,积极组织全科病例讨论,尽快明确或排除结核感染。

  2 思考题

  ⑴该病案的特点是什么?

  ⑵根据现有资料,如何对该患儿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⑶该患儿的最后诊断是什么?

  ⑷从该患儿的诊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应得到哪些反思?

  ⑸该患儿的预后如何?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什么是咳嗽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剧烈长期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正确区分一般咳嗽和咳嗽变异性哮喘,防止误诊。治疗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