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与日俱增,已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显然,治疗糖尿足,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截肢(趾)风险,糖尿病是由遗传的可能的,糖尿病足是属于糖尿病的一个并发症,所以糖尿病足是不会遗传的,可惜的是,目前仍有大量的糖尿病足患者得不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得到的治疗仍仅停留在传统的内科用药和创口的局部换药上,造成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且贻误治疗良机、增加截肢(趾)风险等严重后果。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总称,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对血糖控制不良,导致微血管及大、中、小血管狭窄、闭塞、血流障碍,从而导致足部神经细胞缺血,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足部发凉、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溃疡坏疽或/和感染等。其病理过程的实质跟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一样,还是动脉的粥样硬化,导致供应神经的血管闭塞,神经细胞缺血,最后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足部溃疡和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截肢率高达40% 。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的根本症结还是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闭塞、组织缺血,因此,重建患肢的血运、解决组织缺血才是治疗的当务之急,在患肢血运改善之前,对创口的局部处理都是徒劳的,尤其是加重创口损伤的操作是严禁的。目前,有效改善患肢血运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
1)血管旁路移植技术(俗称血管搭桥):适用于远端血管条件尚好,即有流出道的,是治疗糖尿病性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经典术式,根据所用移植材料不同可分为自体血管旁路术和人造血管旁路术。翻转大隐静脉股-N动脉旁路术,是最常用的术式之一,其肢体存活率达95%。人工血管主要用于膝上旁路术,膝下旁路术常采用自体静脉。
2)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PTA)及支架置入(stent)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疗效较为肯定的新型术式,因其见效快、风险少、微创等特点而受到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欢迎,另外,其治疗的可重复性也是旁路搭桥技术所不能及的。尤其是近年来,小腿 (膝下) 动脉的Deep球囊技术的应用,明显降低了截肢(趾)率。我科近年开展的小球囊扩张技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症同样取得了可喜的临床效果。近日为一位外院准备截肢的88岁糖尿病足患者施行介入治疗,保全了下肢。
3)干细胞移植技术:是应用自体骨髓血干细胞种植于肢体缺血部位,促进缺血部位血管新生的方法,适用于血管流出道条件不好,无法进行传统血管重建的患者,其治疗同样具有微创、风险少、可重复性等特点。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