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很重要!

    发布时间:2015-01-04   来源:中华康网   

  刚过完元旦,很多人都在忙着换新装,准备过春节。对于扬州人来说,自然少不了好好泡个澡,修修脚,一身轻松。但是,对于患有糖尿病足的人群,泡澡、修脚一定要慎重,应预防足部皮肤损伤。

  据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孙蓬主任介绍,所谓的糖尿病足患者,就是由于长期的血糖异常导致患者发生血管、神经病变,尤其是下肢、足部的血管病变,使得足部一旦受损,就不容易愈合,甚至溃烂的现象。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好足部护理工作。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孙蓬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管好嘴”。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很重要,要坚持降糖治疗,定期监测血糖,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就要到医院就诊调整用药等。

  其次,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防微杜渐。温水洗脚,不要浸泡过长时间,洗净后用毛巾轻轻擦干脚趾间,防止伤及足部皮肤,如果双脚皮肤干燥,可适量涂抹润肤膏;定期检查有无皮肤皲裂、水泡、小伤口;学会检查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是否正常,皮肤有无红肿等,如发现有皮温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就要到医院,请血管外科专科医生好好检查,以防“小毛病拖成大病”。

  第三,选择合适鞋袜,合理运动。鞋子以透气性好,鞋底厚软者为宜,不要穿尖头皮鞋,透气性差的塑料鞋;袜子应选择质地柔软的棉袜或毛线袜,忌穿尼龙袜,更不能赤脚穿鞋,养成每次穿鞋前用手摸、用眼看鞋子里是否有异物的习惯。忌长时间长距离行走,防止足部皮肤受摩擦而产生水泡,如果有水泡形成,切勿自行简单处理,一定要好好消毒包扎,防止感染。

  一旦有难以愈合的溃疡,或者足部发凉、疼痛等症状,就需要到医院的血管外科及时治疗。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孙蓬教授讲,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患者常以下肢发凉、麻木,腿部“抽筋”为主要表现,易被误认为“老寒腿“或者老年人缺钙,导致延误病情;第二期,局部缺血期:这一时期主要是间歇性跛行表现,就是走一段路之后,就感觉到下肢疼痛,必须休息一下才能走,再次行走后症状又出现,随着病情的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第三期,营养障碍期:肢体营养障碍,动脉搏动消失,此期最主要的症状就是静息痛,即患者在静止不动的时候下肢也出现疼痛,呈剧烈烧灼样疼痛,以夜间为甚。第四期,坏疽期:静息痛进一步加重,影响睡眠,足部出现干性坏疽和湿性坏疽,组织坏死严重,合并感染,最终导致截肢,严重者还可危及生命。

  所以,糖尿病患者及家属一旦发现足部有上述情况,就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目前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拥有先进的诊疗设备,可以早期诊断各种类型的血管疾病,并根据其病变的不同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扬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孙蓬教授,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外科副主任,2010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大学院附属医院(麻省总医院)血管中心,并于2013年在以色列国特拉维夫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为该国患者进行手术和介入治疗。该科室成立了扬州市首家糖尿病足专病门诊,为扬州及周边糖尿病足病患者解除痛苦,带来福音。一个简单的查体,摸摸你的脚背就能大体判断您的腿疼是不是可以除根,一个小针眼的手术,就可以让你远离疼痛,避免截肢。许多糖尿病足患者在这里康复,从这里得到最适合自己的保健常识。

  总之,糖尿病足是可以预防的。糖尿病足的预防应该从糖尿病确诊之时即开始,病友应始终坚持每年到医院做包括足部检查在内的全面体检;如果已经有足部并发症则更需要至少每3个月检查一次;发现有溃疡等明确损害,及时、正确的进行治疗,避免因此导致严重的疾病危害。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糖尿病足患者还能活多久 
糖尿病足患者还能活多久?这是很多糖尿病足患者十分关注的话题,那么,到底糖尿病并发症足病能活多久呢?糖尿病足患者还能活多久:糖尿病并发足病的原因:当人体感染病毒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