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治疗原则是纠正因肠梗阻所引起的全身生理紊乱,解除肠梗阻,针对生理紊乱,基本治疗方法包括胃肠减压、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中毒、抗感染、抗休克等;在解除梗阻方面,则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在非手术治疗领域中,包括中药及针灸在内的中医治疗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确切疗效和独特优势。现对中医治疗肠梗阻的相关临床研究及进展做一概述。
肠梗阻的中医治疗临床研究报道极多,但综合来看,研究质量普遍不高,大都流于表面,很多报道对于肠梗阻治疗有效的标准尚阐述不清,部分报道甚至未设立对照组:对于中医治疗肠梗阻的疗效观察,多数仍缺乏中医证型分类,未进行辨证论治,观察指标较简单,多为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痛消失等主观表现,缺乏有力的客观指标,这些都对中医治疗肠梗阻疗效的可靠性和说服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关于肠梗阻的中药治疗。目前各文献中选用方药大同小异.均以大承气汤为基础.兼以行气、活血、清热等诸法,总体变化不大。但中药给药方式趋于多样化,除传统中药口服、外敷、灌肠外,还有胃管注入、肛滴、栓剂、鼻肠梗阻导管、结肠水疗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可以单独应用,亦可多种联用.以加强中药治疗的疗效。
1、单独应用
(1)口服。张晓东等将大承气汤(大黄12g,厚朴15g,枳实12g,芒硝9g)口服治疗38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效果显著,且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避免再次手术。灌肠。宋易华等将复方大承气汤(大黄20g,厚朴20g,枳实20g,莱菔子15g,木香15g,赤芍药15g,冰片6g)研细末外敷神阙穴治疗36例粘连性肠梗阻,疗效优于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肠)。(3)栓剂。宋易华等采用自制中药通腑栓(大黄120g,厚朴t20g,枳实120g,炒莱菔子100g,木香100g,桃仁100g,红花100g)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4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单纯生理盐水灌肠)。(4)肛滴。田义州[将中药汤剂(生大黄、厚朴、枳实各10g,红藤、全瓜蒌、莱菔子、八月札、大腹皮、赤石脂、白芍各30g)加入灌肠袋中,与肠管和输液器连接,经肛门行缓慢滴注治疗28例癌性不全肠梗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5)结肠水疗。张搏等将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牛膝各9g,枳壳6g,赤芍、川芎、柴胡、甘草、桔梗各6g)行结肠水疗治疗42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2、联合应用
周强等用复方大承气汤(厚朴15g,炒幕菔子、30g,枳实9~15g,芒硝9~15g,桃仁9g,赤芍15g生大黄15v24g)胃管注入及灌肠治疗98例不同类型肠梗阻患者0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液体石蜡胃管注入及灌肠):、郭宏珺等采用用神阙穴外贴(白芷、小茴香:檀香、大黄、赤芍、厚朴、木香、枳实、大腹皮各30g,芒硝10‘幺)中药阿服(厚朴、莱菔子各30g,大黄(后下)、赤芍各15g,枳壳、芒硝、桃仁各9g,炙黄芪、白术、丹参各12g,甘草6g)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6例。治愈率89.4%,总有效率95.4%。杨仕彬等将针敷灌服四法并用,针灸:取穴内关、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天枢。外敷:自拟解枯汤(赤芍、厚朴、莱菔子、三棱、莪术、川楝子、芒硝、乳香、没药、败酱草、延胡索各100g,生大黄50g)。灌肠:大承气汤为主(生大黄50g,芒硝100g,厚朴50g,生龙牡100g,败酱草100g,红藤100g,川楝子50g)。内服:气滞瘀结证以六磨汤或大柴胡汤加减,寒实冷结证以大黄附子汤或温脾汤加减,毒热瘀结证以大承气汤加减,正虚邪结证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应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6例,治愈率达98.2%。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