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补钙过多得肾结石?

    发布时间:2016-04-05   来源:中华康网   

  孕妇补钙是必修课,无论是自身缺钙还是胎儿缺乏,结果都是不利的,断不可冒这个险。相关研究表明,孕妇补钙过量容易患肾结石,最好适当的补充钙营养,无需过分的补充,营养过剩容易对健康不利。

  补钙过度和激素改变是诱因

  尿路结石的成因多种多样,与患者体质和饮食等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具体到孕妇这个特殊人群,盲目补钙是不可忽视的诱因之一。现在很多孕妇都知道补钙对胎儿骨骼发育的重要性,因些不但在日常饮食上大量选择高钙食物,每天还把钙片、高钙奶粉不断地“补”,以为补得越多越好,殊不知补钙过量也可导致尿路结石的发生。

  专家临床观察发现,妊娠中、晚期合并泌尿系统结石较妊娠早期者多见。而有学者则提出,妊娠期泌尿系统发生改变以及磷酸钙代谢改变等可能是孕妇泌尿系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其中,受孕激素的影响,孕妇在妊娠期泌尿系统的平滑肌张力会有所降低、输尿管壁增厚、蠕动减弱,这些因素与变化都可使尿流相应缓慢,为结石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另外,妊娠中、晚期,不断增大的子宫可压迫到输尿管,引起孕妇肾积水,也可导致并加剧存在结石患者肾绞痛发作。

  孕前排查有无结石,孕期尽量饮食补钙

  避免孕期结石病,关键是孕前预防。准妈妈在计划“造人”之前,应到正规医院做全面体检;若发现有尿路结石,最好先处理,以免妊娠期结石引起输尿管梗阻、发生肾绞痛或引发尿路感染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发现结石并经手术清除的育龄女性,术后需多饮水以增加尿量,降低结石成分的过饱和状态以防复发。此外,还可通过分析结石的成分来进行针对性的饮食调节,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忌食菠菜等草酸含量多的食物,尿酸结石患者忌食动物内脏、海鲜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另外,怀孕期间补钙绝非越多越好,最好是咨询营养专家,根据个体需要确定摄入量。孕期女性的标准钙需求量为每日1000毫克,怀孕最后3个月与哺乳期女性每日为1200毫克,千万不要盲目“以多为好”。

  怀孕各阶段孕妇补充营养不一

  1、孕前补充营养要点

  育龄妇女应在孕前三个月和怀孕初期应该每天服用400微克的叶酸,这样可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的畸形的发生。

  2、孕早期补充营养要点

  怀孕前三个月,大多数孕妇都会多多少少有一些“早孕反应”,比如食欲减退,出现呕吐等症状,此时胚胎发育较缓慢,故孕妇对热能、蛋白质、无机盐等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加不明显,与怀孕前基本上相同。

  建议各位孕妈妈在怀孕早期应首先考虑选食清淡的、清凉的、爽口的及水分多的食物,并补充锌制剂,改善食欲,孕期选择口碑好的大品牌产品更安全。

  3、孕中期补充营养指南

  到孕中期的时候,大部分孕妇的孕吐已消失,食欲较好,胎儿生长发育快,孕妇体形也开始有所变化。因此这个阶段孕妇需要补充足够的热能、蛋白质、脂质、无机盐及维生素。如果热能、蛋白质及脂质等缺乏,可影响胎儿脑组织的发育。

  怀孕中期,准妈妈需要补充大量的钙,而且对锌、铁的需要也显著增高。通常情况下,液体补钙、补锌制剂相对安全,如葡萄糖酸钙、酸锌从药理学和药代学角度分析是极其安全的,推荐准妈妈选择葡萄糖酸钙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准妈咪尽量不要钙锌同补,否则容易相互冲突影响吸收,推荐孕妈咪先补锌再补钙。

  4、孕晚期补充营养要点

  怀孕后期胎儿发育成熟,继续迅速成长,如果孕妇在后期的活动明显减少,热能的供应量可视情况适当减少或保持孕中期的水平,蛋白质的供给要适当增加,做到膳食多样化,扩大营养素的来源,保证营养的供给胎儿。

  研究表明,孕妇血浆锌的含量与子宫的收缩能力、围生期发病率直接相关。如果孕妇缺锌,可能降低肌肉的收缩能力,增加产妇的痛苦和出血量。因此,为保证分娩顺利,孕晚期孕妇应警惕缺锌,适量补充好吸收的酸锌口服液,使产程缩短、出血量减少,从而降低产时和产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孕期补钙误区注意了!!!

  误区1:补钙越多越好

  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中提出:成人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每天2000mg,这个摄入量不是建议的标准摄入量。一般而言,成人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800mg,一般从膳食中摄入钙至少500mg。摄入的钙越接近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危害健康的风险就越大。摄入钙过多,可能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吸收利用,也可能导致患肾结石病的危险性增加。也就是说,营养素的摄入一方面不是越多越好,另一方面太过缺乏对健康不利。一般而言,通过日常的均衡膳食和增加奶制品的摄入,可以基本满足人体对于钙的需求。所以,补钙并非越多越好。

  误区2:吃钙片是补钙的最佳途径

  在我们每日摄入的天然食物中,有很多可以达到增加钙质的目的,像奶制品、豆制品等。比起钙片,这些食品存在着价格便宜、食用方便等特点,应为补钙首选。除了日常的食物调整以外,如果还不能达到身体需要,采用营养素补充剂或强化食品也是解决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手段之一。

  误区3:轻信广告

  不可否认,某些厂商为了增加产品销量、扩大知名度,在广告中加入不切实际、夸大其词的言语和数据。专家称:正常情况下,钙剂对于人体的吸收率大致在30%左右。这显然与某些商业广告中所宣传的吸收率高达90%有很大出入。还有一些厂家把在动物身上获得的实验结果写在产品说明书中。对待这些,需要消费者有正确、客观的判断力,对待产品不能跟风、盲从,平时有意识地多积累一些医学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误区4:保健品与药品概念混淆

  从国家法规要求来看:保健食品是食品,不允许有任何毒副作用,而药品是允许有毒副作用的。药品是在疾病状态下吃的,食品是可以让国民日常食用的。就时间而言,药品是偶尔吃的,食品可以经常吃。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营养素产品在批成药品时,它的剂量允许大一些。长期大剂量摄入某些营养素对健康可能造成危害。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肾结石影响寿命长短吗? 
肾结石患者越来越多,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肾结石影响寿命长短吗?它分为胆道系统结石和泌尿系统结石这两类。一旦发现患有肾结石,就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去就诊。只要及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