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概述

    发布时间:2016-04-07   来源:中华康网   

  血管瘤是指发生于血管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是由于血管组织的错构,瘤样增生而形成。最常见于儿童,发病率约为1% ~2%,其中70%~90%见于<1月龄的新生儿。早产儿发生率可达23%。女孩比男孩多见,约5:1,血管瘤多为单发,约有1/5病例属于多发。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占75%,继发性25%左右。继发性多数在婴儿期出现,少数在成年期发现,病因尚不清楚。原发性即先天性胎生性是由人体胚胎期血管网增生而形成,出生时即有,血管瘤较小时可无症状。血管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长在颜面及四肢暴露部位,可以影响容貌。不同程度地压迫、破坏周围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形态,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的可以反复出血、感染,极少数人会产生恶变,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上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其结构分为:

  1.毛细血管瘤:多见于女性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即见皮肤有红点或红斑,逐渐增大并隆起,境界清楚,压之褪色,放松后又恢复红色。

  2.海绵状血管瘤:多长在皮下组织,也可在肌肉,表现为局部隆起或肌肉肥大,表面可呈青紫色,肢体发张。

  3.蔓状血管瘤:除了发生在皮下、肌肉,还常浸入骨组织,范围较大,甚至可超过一个肢体,有明显的压缩性和膨胀感。

  体表血管瘤的危害

  1.影响美观:体表血管瘤可发生于人体表面各部位,但以颌面、颈、躯干、四肢等部位多为常见,因其颜色多为红、黑、青且形状不规则或外凸,或曲张,或蜿蜒等,严重影响美观,对患者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2.受外力撞击、压迫影响,引起大出血致使血流不止。

  3.破坏周围的组织,引起畸形,影响功能。

  4.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5.瘤体发生溃疡。

  6.肢体严重畸形。

  7.遗传给下一代。

  内脏血管瘤(肝血管瘤多见)的危害:

  1.当肿瘤逐渐增大或压迫胃肠时,引起上腹部不适,出现腹胀、腹痛、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导致患者脾胃等正常器官发生变形,破坏其功能形态。

  2.位于肝表面的巨大血管瘤自行破裂,可造成腹腔大出血,危及生命。

  3.可转变为恶性血管瘤。

  4.肝区疼痛和心理压力。

  血管瘤的诊断

  1.瘤体外观特征(葡萄酒斑状或杨梅状等)。

  2.压之褪色或缩小。

  3.体位元试验阳性,扪诊及静脉石,穿刺抽出凝全血(海绵型),扪有搏动感,听诊吹风样杂音,压闭供血动脉及杂音消失(蔓状型)。

  4.血管造影示瘤区造影剂浓聚或血管畸形。

  5.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血管瘤的治疗(血管瘤宜早期治疗,治疗越早,疗效及预后越好。)

  1.硬化治疗:将硬化剂注入血管瘤内使其硬化缩小、消失。该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2.冷冻治疗:应用液氮冷冻技术,可使毛细血管栓塞,瘤体萎缩。

  3.微波透热治疗:适用于海绵型血管瘤。

  4.激素治疗:适用于范围较广的毛细血管瘤。

  5.栓塞治疗:运用介入技术将硬化剂注入到血管瘤内。

  6.放射、同位素帖服:由于对患儿的后期影响及环境危害,目前已不采用。

  7.手术治疗:可以单纯手术切除,较大血管瘤也可先行介入栓塞然后再手术切除。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血管瘤是否传染 
血管瘤会传染吗?血管瘤作为一种肝脏常见的病变,一直以来有关肝血管瘤的问题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血管瘤会不会传染”这个问题,那么血管瘤会不会传染呢?血管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