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关注丙肝

    发布时间:2016-01-21   来源:中华康网   

          2010年5月19日是第三个世界肝炎日,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简称:肝基会)发起、罗氏制药协办的“无缝衔接 健康领航――全国丙肝会诊计划”启动大会2010年5月9日在被北京召开。在启动会上,肝基会王钊副理事长介绍说:“我国丙肝漏报率高达52% ,防控形势严峻。加强对大众及非专科医生丙肝防治知识普及,以及在院内建立促进多科室间协作的会诊流程刻不容缓。”我院做为山东省唯一一家医院被选入共同参与此次丙肝会诊计划。山东省立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余华

  丙型肝炎是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全球,丙肝是死亡率第十的传染性疾病。我国的丙肝发病率及死亡率急速上升,危害性日趋严重。2009年报告的发病人数是2003年的6倍多 ,死亡率窜升到传染性疾病第五位 。80%的急性丙肝患者没有明显症状,高达50-85%的急性患者会转为慢性丙肝 ,20-30年后,部分慢性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成严重的肝硬化,甚至肝癌。而丙肝预防方面目前尚无疫苗可以注射,一旦感染丙肝,仅有20%患者自发清除病毒,隐匿的丙肝患者会成为危险的传染源。然而人们往往对对乙肝非常重视,对丙肝却认知水平很低,所以必须加强对丙肝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认识。  

  什么是丙肝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大多数HCV感染都是无症状性的。少数引起急性肝炎的患者,其症状也比甲肝和乙肝急性肝炎的症状轻。危险的是,感染丙肝病毒后形成慢性感染的比例很高,并且很有可能发展成肝硬化。

    丙肝与乙肝的异同 :

    1 感染传播途径相似:主要经过血液或输血制品等方式传播。

    2 临床表现相似: 表现为疲劳、 呕吐 、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但丙型肝炎无症状病例较多。

    3 均有向慢性肝炎转变的倾向:丙肝转化为慢性肝炎的几率比乙肝高很多。成 人感染乙肝慢性化率为5%,而感染丙肝的慢性化率是85%。

    4 可以重叠感染:由于传播途径相似,丙肝与乙肝有可能重叠感染,而且重叠感染较单个感染发生重症肝炎几率要高。

    丙肝治疗应趁早

    目前还没有丙肝疫苗,而丙肝的抗病毒治疗效果远远优于乙肝,大部分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可治愈。因此,及时把握治疗时机,能够使更多患者康复,避免发展成肝硬化。

  小贴士1:丙肝高危人群        

  ・ 1992年以前接受过输血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

  ・ 维持血液透析者;

  ・ 共用过注射器;

  ・ 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检查、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

  ・ 静脉内注射毒品者;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 感染了丙肝病毒的母亲所生的婴儿;

  ・ 接触过丙肝病毒阳性血液者;

  ・ 不安全性行为者;

  ・ 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纹身,针灸,美容(穿耳洞等)等。

  小贴士2:只要1毫升血,丙肝就“现身”

  要确定是否得丙肝,唯一的方法就是及早行动,尽早筛查。其中最重要的检验如下:

  首先是丙肝抗体检验。抗体是由于人体免疫细胞对病毒感染或疫苗所做出的反应而产生的,在血液中循环而且通常终生都会存在。丙肝抗体检验就是通过检验丙肝抗体的存在,来确定之前的病毒感染,而不是检验病毒本身。由于从丙肝病毒的入侵到丙肝抗体的产生大约需要两到三个月,所以在感染丙肝的最初两到三个月,可出现假阴性。

  其次是丙肝病毒基因检查。这个测试是探测血液中丙肝病毒基因的实际存在情况。这是一个很灵敏的测试,可以在感染两星期内检测到病毒。如果基因检验结果是丙肝抗体阳性而丙肝RNA阴性,意味着曾经感染过丙肝,但身体已消除丙肝病毒。如两者都呈阳性,说明已经感染丙肝病毒,如果这个时间超过6个月,那就可以确诊为慢性丙肝。

  高危人群可以在医院进行以上检测,一旦确诊,还是建议积极配合治疗。

         不管是美国、欧洲和中国的丙肝防治指南,均明确指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最有效的乙肝治疗方案,是治疗丙肝的金标准。最近的各项研究表明:由于基因的不同,亚洲患者对治疗具有更理想的应答效果。一项名为Achieve的研究显示:基因2/3型的亚洲丙肝患者可以取得高达95.5%的持久病毒学应答。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丙肝的三个常见病因 
丙肝是一种常见的且十分典型的肝脏疾病。它不仅对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给患者的家属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积极预防。那么,导致丙肝发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