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好丙肝的“防御墙”

    发布时间:2015-01-08   来源:中华康网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于静

  丙型肝炎病毒跟其他病毒不同,急性感染后很少引发症状,就算有也只是疲倦,胃口差等轻微的不适感,所以很多人感染了病毒也不知道。因为这一病毒的感染率远小于乙型肝病毒的感染率,所以一般的体检只会检验乙肝的抗体或抗原,而不会包括HIV丙型肝炎快速测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令隐性的丙肝带菌者很难及时知道自己已受感染的事实,多数的患者就这样变成慢性丙肝带菌者,更可怕的是感染后的15~20年内,都不会有任何明显症状。专科医生发现,丙肝带菌者大多是因为捐血,才知自己是带菌者。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体检报告显示其ALT肝酵素谷丙转氨酶指数高于正常,接受进一步检验后,无意中发现肝功能的指标不正常是因为感染丙肝所致。
    在我国,目前乙肝的发病率很高,大约有一亿两千万人的发病率,但丙肝的发病率少,它发病时间较长,呈隐蔽性,因而它慢性化几率非常高,如果放松警惕直接危害生命健康。
  什么是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导致的疾病。它和甲肝乙肝一样,同属于病毒性肝炎。中国是丙型肝炎的高发区,大约3800万人群感染。随着对丙肝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意识到,这是一种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及肝衰竭的严重疾病。
丙肝病毒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没有明显症状是丙肝不同于其他肝炎的重要特征。感染者常常会在数十年后才被发现,大多数丙肝患者在感染的急性期没有明显症状,同健康人一样。丙肝是一种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传播途径和艾滋病一样,不会通过日常生活,如食物、空气等传播,但仍需要控制传染途径,比如丙肝患者的血液要妥善处理,日常生活的牙刷、牙膏、剃须刀等必须分开。
  丙肝有九大高危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提高丙肝认知是防控的第一步,九大高危人群应及早做检查和预防。九大高危人群包括:有献血史者,尤其是有献血浆史者;1993年以前接受过输血者、维持血液透析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1995年前使用过血液制品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HIV感染者;感染HCV母亲所生的婴儿;针刺、刀伤或者黏膜暴露HCV阳性血液的医护人员、急救或保安人员;不安全性行为者;接受过手术的患者、血液透析、介入性诊疗患者等。
    检测 有效预防丙肝的手段
  丙型肝炎的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有的病人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有的则根本没有症状,隐匿性相当强。
  临床上发现有的病人会出现如乏力、吃东西想吐、肝区有隐痛等症状,但一般是典型病例才有,并且往往也是在肝已经进入硬化期才会出现,而对于不典型病例来说,基本上都无症状。
  在此特别提醒肝功能异常者、转氨酶不明原因升高者、密切接触者中已经有明确的丙肝患者、长期血液透析或经常有某些医疗行为,如输液打针而又不是在正规医院进行的等人群属于高危人群,应该去做丙肝检测。控制丙肝关键就在于早发现,忽视、淡漠是大忌。
  该查什么呢?一是查抗体,二是查RNA,三是查丙肝的核心抗原。很多医院都能做抗体检查。如果发现阳性再去专科医院进一步检查,一旦确诊,就要进行正规治疗,千万别轻而视之。
  丙肝患者的饮食原则
  饮食对于肝病患者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的所饮所食,都要经肝脏加工方能进一步代谢。因此,有必要掌握饮食上的“宜”与“忌”。
  忌“酒”酒是肝病患者之大忌。众所周知,酗酒者比一般人得肝病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不仅如此,那些在日常交际中饮酒较多的人,也容易引起肝脏的损害。因此,丙肝患者最好能忌酒。
  少“脂”脂肪,并不像有些人所认识的那样一无是处,但不宜多。丙肝患者应当将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以内,对黄油、奶酪及其他奶制品,食用油、肉类、坚果、甜点等含脂较高的食物,少吃为好。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丙肝的三个常见病因 
丙肝是一种常见的且十分典型的肝脏疾病。它不仅对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给患者的家属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积极预防。那么,导致丙肝发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