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应该如何预防?

    发布时间:2015-04-17   来源:中华康网   
    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

    (1)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宁波鄞州人民医院中医诊疗中心余胜利

    (2)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

    (3)有地理分布差异。一般规律是高纬度(寒冷)地区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

    (4)同一人群有季节差异,冬季患病率高于夏季;

    (5)与饮食习惯有关。人均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越高。经常大量饮酒者血压水平高于不饮或少饮者;

    (6)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经济文化落后的未“开化”地区很少有高血压,经济文化越发达,人均血压水平越高;

    (7)患病率与人群肥胖程度和精神压力呈正相关,与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

    (8)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直系亲属(尤其是父母及亲生子女之间)血压有明显相关。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血压有一定的群体差异。

    适量运动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有持续运动的习惯: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才会有帮助。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1、进行运动的注意事项:

    ① 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

    ② 注意周围环境气候: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风。

    ③ 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是必要的。

    ④ 选择安全场所: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

    ⑤ 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2、运动的禁忌

    ① 生病或不舒服时应停止运动。

    ② 饥饿时或饭后一小时不宜做运动。

    ③ 运动中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运动程序的步骤。

    ④ 运动中有任何不适现象,应即停止。

    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

    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同时由于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动脉内膜缺氧,动脉壁内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了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与吸烟相比,饮酒对身体的利弊就存在争议。不时出现各种报告,有的说饮少量酒有益,有的说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量饮酒肯定有害,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心理平衡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自我管理

    1、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2、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心,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3、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及现病情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

    4、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

    5、随服用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6、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血压宜控制在140-159mmhg为宜,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7、老年人及服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的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8、不需要严格禁止性生活: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宜进行性生活①事后不要立即进行房事②酒后应禁止性生活③若有头晕,胸闷等不适应停止性生活,并及时就医。

    居家自我照顾:

    卧床休息之重要性:采左侧卧,可减轻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因而使静脉回流增加,进而增加全身血循环、胎盘和肾之血流灌注而使血压下降。

    按时就医

    ①服完药

    ②血压升高或过低,血压波动大

    ③出现眼花,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肢体乏力等即到医院就医。如病情危重,请求救120急救中心。

    八个误区

    1.担心血压降得过低。受传统高血压防治观念的影响,对目前提出的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即135/85mmHg以下有所顾虑,担心血压会因此降得过低,对心、脑、肾供血不利,引起这些器官供血不足而诱发相应并发症。这种认识是个误区。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血压在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只要平稳地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以下,既可减轻症状,也可减轻各种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2.对有并发症时应将血压降得更低认识不足。

    3.对非药物疗法重视不够。

    4.血压降下来后不一定再用药。

    5.治病心切,喜欢作用快的降压药。

    6.不用药亦可降压。

    7.新药、贵药就是好药。

    8.忽视血压监测和记录。目前的降压原则中十分强调个体化用药。究竟怎样才能达到“个体化”,其中一项便是坚持每日或每周定期对血压的监测并记录。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导致高血压病的原因 
提到高血压,大家并不陌生,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极其常见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高血压,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生活中使高血压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