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是否需要介入治疗

    发布时间:2016-04-07   来源:中华康网   

  心肌梗塞又叫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根据发病情况,又可以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堵塞,从而造成心肌急性的严重缺血,持续时间在半小时以上者会发生心肌梗死。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如果胸痛发生在12小时(尤其是6小时)以内,最早开通冠状动脉堵塞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而在这些治疗措施中,介入治疗优于静脉溶栓治疗。但是,对于已经梗塞一段时间(也即陈旧性心肌梗塞)的病人是否需要介入治疗,主要取决于病人的临床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进一步确定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和介入手术的可行性。 

  “必要性”是指是否有进行介入治疗的必要,这取决于是否有存活心肌。从理论上讲,血管堵塞后12~24小时后,缺血的心肌就会完全坏死或梗死,对于一个心肌完全梗死的病人来说,针对梗死血管再进行介入治疗的意义不大,尽管开通血管也没有什么坏处。而在实际情况下,往往还有少部分心肌存活但仍处于严重的缺血状态甚至濒临死亡,主要见于心肌梗死发生时出现冠状动脉堵塞部位的再通(如血栓溶解、冠状动脉痉挛解除)、侧支循环的形成、或反复发作严重缺血使心肌对缺血产生一定的适应(又叫缺血预适应)。

  下面的一些表现提示可能有存活心肌的存在:病人心肌梗死后仍有胸痛、胸闷症状;冠脉造影显示梗死部位的冠状动脉未完全堵塞或有通向梗死心肌部位的侧支循环存在,还有一些特殊的放射性核素检查也可以用来判断有无存活心肌。只要有存活的心肌存在,临床上病人梗塞后仍有胸闷、胸痛症状、心功能不全、病情不稳定的,还是应该积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或者是冠脉搭桥手术。还要指出的是,心肌梗塞后病人再出现胸痛等症状并不一定是原来梗塞部位仍然存在缺血心肌,还有可能是其它没有梗塞的血管也出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介入治疗不单纯是解决梗死部位的血管,更重要的是还要解决已经发生严重狭窄但还没有梗塞的血管。对于梗塞面积小、梗塞后心功能好、病人没有任何不适表现的,可以考虑单纯进行药物治疗,但千万不能以为病好了而不采取任何治疗。根据国外的研究,单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者,或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伴完全闭塞者,冠脉开通后的病死率都明显降低,心功能得到改善。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心肌梗死后的病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还是应该更积极一些。

  “可行性”是指介入取得成功的难易程度,这很大程度上由取决于冠状动脉病变是否为完全堵塞的病变以及堵塞时间的长短,其次是冠状动脉是否存在严重的钙化、弯曲等病理情况。虽然我们采用特殊的导丝等材料已经明显改进了慢性堵塞血管开通的成功率,但是对于已经长时间(长于半年)、完全堵塞闭塞的血管来说,依然存在介入治疗的难度大、成功率相对较低、费用高、手术时间长及开通后的再狭窄率较高。而对于冠状动脉没有完全堵死的病变,介入治疗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手术,成功率高、风险低。

  总之,对于心肌梗死后病人是否进行介入手术,取决于手术所能带来的益处和风险的比较。对于获益小、风险大的病例,如病人心肌梗塞后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或者不能确定有无存活心肌,而血管堵塞的时间又比较长,不应采取介入手术。对于获益大、风险小的病例,如病人心肌梗塞后仍有明显症状,而血管堵塞的时间不长或没有完全堵塞者,应积极采取介入手术。对于获益大、风险也大的病例,医师决策起来困难较大,如病人心肌梗塞后有明显症状,同时血管完全堵塞的时间又长,是否采取介入手术或冠脉搭桥手术,取决于医师的手术经验和对病人病情的把握。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解析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哪些 
在医学上疾病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的亲密的,所以一旦有什么身体不适我们需要马上看病吃药,以免耽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机会。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