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儿童期肥胖症逐年上升的发生率。小儿肥胖有什么危害?小儿肥胖会造成孩子体内铁、钙等微量元素的不足,引起缺铁性贫血等多种营养缺乏性疾患,所以小儿肥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小儿肥胖诊断方法:
诊断一、身高标准体重法
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超过该标准体重的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在10岁以下儿童这个指标基本可以代表体内的脂肪含量,即当身高标准体重超过20%时相当于全身脂肪量超过正常脂肪含量的15% 。
诊断二、体重指数法(BMI)
即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与儿科常用的Kaup指数(g/cm2)为同一含义。该指标是评价成人肥胖和消瘦的简便易行、普遍采用的指标,国际上使用较广。
BMI与体脂的关系直接影响该指标筛查儿童肥胖的准确程度,体脂含量增加才是肥胖的直接证据。因此多年以来人们不断地探讨能反映儿童青少年体脂含量的实用性指标。
诊断三、皮褶厚度
皮下脂肪厚度与全身脂肪含量的关系与年龄、性别、脂肪堆积量以及测量技术有关。皮褶厚度是直接测量局部体脂的一个方法。随着肥胖度的增加,皮脂厚度与全身脂肪含量则呈曲线关系,对估算体脂总量造成影响。皮褶厚度很少单独用于判断儿童肥胖,多数与BMI或身高标准体重结合判断。此外由于脂肪组织的可压缩性、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手法上的差异,同一测量点不同人测量其结果会很不相同,肥胖度越大误差越大。
诊断四、体脂含量测量
目前普遍认为双能X线吸收法是测量体脂含量的较理想的方法。不过因此此诊断方式价格较为昂贵,并且操作复杂,儿童难以配合及某些检查对于儿童的安全性等问题。此法需要儿童屏气后将身体完全浸入水中,其操作技术对于小年龄儿童掌握比较困难,无法配合,适于能够配合的年长儿。
以上就是有关小儿肥胖诊断方式,实际上诊断肥胖的最好方法就是测试体内脂肪含量,也是目前诊断小儿肥胖的重要依据。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