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见小儿夜间尿床,主要原因是生理性因素,如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过度劳累等。但还有一些常被大家忽视的病理性原因,最常见的病因就是脊髓拴系综合征。下面,一起来跟着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脊柱神经外科李维新教授来学习一下。
几乎所有的脊膜膨出都伴有脊髓拴系,而后者是发病的直接原因,故在此重点介绍。脊髓拴系临床上并非罕见,但普通群众甚至儿科等专科医生对其缺乏足够认识,造成家长不带孩子去就诊或医生误诊误治。等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脊髓神经功能出现永久性损害,导致严重残疾,一切都悔之晚矣。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李维新
在此我们呼吁,请孩子家长一定要重视小儿遗尿,带孩子找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就诊。那么脊髓拴系综合征是怎样造成的呢?它有什么表现、怎样治疗?
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病因:脊髓拴系综合征是由于先天(如母亲妊娠早期病毒感染、进食蔬菜不足而严重缺乏叶酸等)或后天(如腰骶椎管手术)原因造成脊髓下端拴系固定,脊髓受到牵拉发生缺血性病理改变,从而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征候群。随着年龄增长、脊柱脊髓发育以及弯腰活动增多,神经学损害呈进行性加重。因此,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一经确诊,拴系松解手术越早做越好。
脊髓拴系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脊髓拴系综合症患儿可以仅表现为遗尿,尤其是无表达能力、查体不合作的婴幼儿更是如此。可伴有下肢及腰骶疼痛、肛门周围感觉障碍(针刺痛觉迟钝)、下肢活动障碍及畸形。上述症状在患儿身高发育较快的阶段会明显加重。大部分患儿合并腰骶椎裂,患儿腰骶部正中皮肤可有青紫色色素沉着、长毛,甚至鼓大包(医学上称为脊膜膨出、脂肪瘤)。核磁共振应作为首选检查,可发现脊髓圆锥位置低,终丝增粗。囊性脊椎裂修补手术后,过一段时期出现上述症状者更应考虑有脊髓拴系综合征。
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治疗:目前唯一有效的疗法是施行脊髓拴系松解术。有些患儿家长因害怕手术,心存侥幸而选用各种各样的非手术疗法,最终贻误治疗。不要等到症状加重时才做手术,脊髓脂肪瘤合并圆锥低位者宜在无症状时手术。对有隐性脊柱裂及脊膜膨出修补术后的患者,应常年追踪观察,一旦出现脊髓拴系症状应立即手术。
手术的目的是解除脊髓下端的拴系,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术后部分患儿的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改善程度依次为:疼痛缓解或消失>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排尿排便功能恢复>畸形停止加重、自行矫正。若病情发现早、治疗及时,患儿可以治愈。
在这里,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脊柱神经外科李维新教授还强调了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术后康复治疗很必要。虽然手术已经使得粘连的神经完全松解,拴系的脊髓充分游离,达到正常的脊髓解剖状态,但是由于本身畸形程度不同,病变时间的长短不一,一些虽然完全游离松解好的神经功能却早已丧失,术后症状不能很好改善,这就需要配合康复训练。例如对神经源性膀胱最好的康复方法是间歇性导尿,下肢无力需要针对某一肌肉的功能锻炼,对已经变形的单足或双足需要穿矫形鞋或做矫形手术等等。总之对先天性神经管畸形的治疗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手术是最根本的,最关键的一步,还需要漫长的康复训练,甚至还需要精神情绪上的调整和疏导。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