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孔的危害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04-22   来源:中华康网   

  鼓膜穿孔是多见的一种耳部疾病了,越来越多的人会出现此病的症状,让他们的听力会出现下降的症状,此病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大家需要清楚的了解鼓膜穿孔的危害才行,下面为大家来介绍一下鼓膜穿孔疾病的危害是什么呢。

  鼓膜穿孔的危害

  1、听力下降,专家称,耳朵的任何部位出现异常对听力都是有影响的,声音进入耳朵后首先会震动鼓膜,经过中耳后才可以传到耳蜗,神经反射后才有听力的存在。但是鼓膜穿孔会减少有效震动面肌,声波的所用能量是无法进入中耳的,接着就会导致听力下降。

  2、损害中耳,专家指出,鼓膜只是中耳的一侧门户,主要是隔开中耳和外耳,作用是保护中耳腔。鼓膜一旦穿孔会导致外界的细菌、污水、异物悄然进入中耳,诱发感染的话就会导致流脓,严重的话会导致胆脂瘤的出现。

  3、鼓膜穿孔使中耳与外界相通,在游泳、洗头或挖耳时细菌容易进入引发中耳炎。如使用不当,还可引起内耳神经功能下降,更难医治。更为严重的是,中耳反复发炎可导致骨疡型或胆脂瘤型中耳炎,骨头受侵蚀时有可能导致面神经瘫、脑膜炎、脑脓肿等 颅内外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4、健康危害,鼓膜穿孔中较小的穿孔基本不用治疗就可以自动愈合,但如果是穿孔较大,会使声音的有效振动面积减小,引发听力问题,同时由于失去了鼓膜的屏障保护作用,很多的细菌、病毒、污水、真菌等有害物质就会长驱直入,爆发很多难以想象的健康危害。

  5、中耳引起感染,中耳的保护作用受到了损害,鼓膜是中耳的一侧门户,由它把外耳与中耳隔开,保护着中耳腔。穿孔后外界的细菌、污水、异物可经穿孔进行中耳引起感染流脓。

  6、穿孔使听力下降,声音首先振动鼓膜,然后经中耳听骨链传到耳蜗,进而引起神经反射形成听力,鼓膜穿孔后,鼓膜有效振动面积减少,外界声波的能量传入内耳减弱,出现听力下降。

  鼓膜穿孔的治疗注意事项

  1、双耳患者每次只能治疗一只患耳,痊愈后休息1—3个月,然后再治另一只患耳。双耳同时治疗效果不佳,而且互相影响相互制约而不长。

  2、不可违疾忌医,要严格遵守治疗规程,按时按量用药,不要过多擦洗或挖动耳内,以免损伤新生组织,造成耳鼓膜再生缓慢。一般5—7天用双氧水清洗一次耳内。清洗耳内脓液过频,没有液煨养穿孔就不能生长。

  3、中耳炎经治疗耳内虽然不流水不流脓了,但并不表示中耳炎就完全彻底根治不再复发,患者往往形成中耳炎已痊愈的错觉。耳内不流水不流脓只是暂时的,因穿孔始终不能生长痊合,而且大多数患者炎症仍在鼓室内扩散,造成耳膜不断被残蚀而且日渐扩大,并形成慢性乳突或胆脂瘤,听力损坏;或患耳重新发作流水流脓;或耳病发发展严重时,才去医院接受治疗,为时已晚,失去了最佳治疗良机,小病变成了大病,短时间变成长疗程。

  4、耳鼓膜再生技术是通过外因(药物),促使内因(细胞)起变化的治疗过程。内因是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耳鼓膜再生期间,要保持身体各部位正常的生理功能。切忌剧烈活动或劳累,注意休息,静心疗养,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则。特别是少数治疗时间较长,生长速度较慢的患者更要树立必胜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坚决排除自身因素和他人人为干扰。

  看到了以上的介绍之后,大家应当清楚的了解到了鼓膜穿孔带来的是什么了,当我们的鼓膜出现了该病的症状之后,疾病的治疗方面要及时,大家必须要将鼓膜穿孔关注起来,希望朋友们可以将此病关注起来,在注意此病的预防才行。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鼓膜穿孔的危害 
鼓膜穿孔后是中耳与外界直接相通,造成鼓膜原有的保护功能丧失。比如,游泳、洗头、掏耳朵的时候水等物质用以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治疗鼓膜穿孔时如果用药不当,还会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