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痛的护理观察要点

    发布时间:2016-03-15   来源:中华康网   

  外科急性腹痛为外科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可表现为急性和慢性,其病因复杂,多数为器质性,也可能为功能性。可发生于腹部损伤及多种腹部疾病如、肠梗阻阑尾炎、胆道疾病及胰腺炎等。护理人员对病情的严密观察,能为医生提供早期疾病演变的信息,使其得到及时抢救与治疗。急性腹痛是指病人自觉腹部突发性疼痛,常由腹腔内或腹腔外器官疾病引起。
  1 外科急性腹痛的观察要点
  1.1生命体征的观察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血压下降,脉搏快弱,脉压缩小,呼吸急促或腹式呼吸减弱等均是腹部病变加重的表现,其中血压、脉搏的变化是极为重要而又简便易行的观察项目,特别是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疑有实质脏器破裂者,可以反映病人失血程度及血容量变化。一般来讲,休克早期血压下降之前常出现脉搏细而速,休克晚期因心搏无力,故脉搏弱而慢。但对于一些失血量较少的病人,机体有一定的代偿能力,故血压、脉率并不一定能及时反映机体失血情况,而只能作为参考指标,决不能因为血压、脉率的所谓正常而掉以轻心。对于体温的观察,外科急腹症常无明显高热,反复发作的寒战、高热是菌血症的特征,在阑尾炎时伴有此征常提示有阑尾穿孔合并腹膜炎;在胆道系统疾患中,寒战、高热加上黄疸和低血压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表现。
  1.2一般情况的观察  包括面色、体位、姿势、神志、皮肤血运温度及有无出血点、瘀斑、尿量等。精神状态的改变是休克早期出现的症状,它能反映大脑血供情况,结合对血压、脉搏及皮肤血运温度的观察,可判断病情进展情况。尿量是反映肾脏血液灌流情况的指标,并可由此推测生命器官血液灌流情况。失血时可因机体应激反应或感染性休克时毛细血管扩张所致肾血流量减少,早期即出现尿量减少,故患者入院后在记录尿量的同时,还要注意尿色,如为血尿,则可能为泌尿系统疾病。此外,还要注意皮肤情况,如有黄疸,则提示有胆道梗阻的可能,黄疸越深,说明梗阻越重。如果是过敏性紫瘢,在出现腹痛时,可同时出现皮肤瘀血及紫癜,仔细观察有助于鉴别诊断。
  1.3腹痛及伴随症状的观察  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早期病人述说疼痛处往往是病变脏器的部位。在观察中要做到全面、仔细、动态地观察,在病人主诉的基础上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记录疼痛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发展过程以及疼痛的规律性、痛点转移性和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同时在观察时还要注意观察一个完整的疼痛周期及伴随症状的改变。
  1.4腹部体征的观察  注意有无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症状,可随病情的轻重、早晚期和原发病因而有所变化。患者常采取仰卧式,两下肢屈曲,不敢移动的强迫体位以减轻疼痛,腹式呼吸减弱甚至消失,腹部有压痛,局限性者压痛固定在一个区内,弥漫性者几乎全腹有压痛和腹肌紧张、反跳痛,在原发病灶处尤为明显。腹肌紧张的程度与患者胖瘦、年龄、病因、刺激物性质有关。
  2 外科急性腹痛的护理要点
  急性腹痛大多需要禁食一段时间,且常需胃肠减压,因此,应保持胃肠减压管道畅,观察引流物量及性质,及时遵医嘱补液以维持生理需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对休克患者要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另一路扩容使用,按医嘱给予生理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足量抗生素、止血药等,以疏通微循环,防止休克进一步发展。
  病人须卧床休息,切忌走动或随意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对于诊断未明确的急性腹痛病人,观察期间应尽量避免使用吗啡、杜冷丁或其他镇痛剂,以免掩盖腹部体征,延误诊断和治疗[1]。禁止灌肠及服用泻药,防止有大肠损伤时而加重腹腔污染。重视心身整体护理,根据病情一旦决定手术,应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①定时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记录。②了解麻醉方法、病情及手术方法,做好腹部各种导管的护理。③观察腹部情况,肠蠕动,肛门排气的时间,作为进食的参考。④术后血压平稳,病人可取有效的半卧位,并鼓励与帮助其多翻身,早期下床活动。其意义为利于腹腔引流和减少毒素吸收,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增加肺活量,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预防肺部并发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腹胀,增进食欲,预防肠粘连;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静脉瘀血,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⑤注意体温观察:术后48小时内体温不超过38℃为吸收热,如38℃以上且持续升高,提示腹腔感染可能,应及时查看伤口、敷料,有无红肿、渗出,配合医生做妥善处理。⑥对重危病人应注意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肾功能的变化,注意用药反应,重点是造血、泌尿、消化三系统的反应。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腹痛会影响到患者的寿命吗 
腹痛会影响到患者的寿命吗?腹痛一般都是可以治好的,治好后一般也就不影响患的寿命了。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腹痛的家庭应急处理:1.卧床休息,取俯卧位可使腹痛缓解,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