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都在日常中听说过躁狂症这种疾病,但是大多数患者对这种疾病都不了解,你拒载日常中经常会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导致患者在治疗时出现治疗错误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现在就请专家为我们讲解一下,日常中都有哪些疾病容易与躁狂症相混淆。
1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发作与躁狂发作相鉴别,前者也在青年期起病,表现兴奋、话多、活动多。但主要特征是言语凌乱,行为怪异、杂乱、愚蠢、幼稚等怪异表现,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协调,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躁狂发作是在情感高涨基础上出现的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情绪愉快、高涨,有感染力。躁狂发作时可伴随精神病性症状,应注意鉴别。躁狂发作是以情感障碍表现为主导症状并贯穿于整个病程,情感高涨伴随思维和行为改变,发作间歇期正常。而精神分裂症表现是以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怪异为主要表现,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不协调,发作间歇期多残留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2 继发性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可由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某些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冰毒等)引起,二者鉴别点如下:继发性躁狂发作应有明确的脑器质性疾病史、躯体疾病史,有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有相应的改变,可出现意识、记忆、智能问题;情感症状随原发疾病病情好转而好转,随原发疾病病情的加重而加重。
3 躁狂症和与双相躁狂发作鉴别。
需仔细询问既往是否有不典型的、轻度而短暂的抑郁,如果有,应诊断为双相障碍。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明显且严重,又有重性抑郁发作;双相Ⅱ型:躁狂发作一般较轻,其抑郁发作明显而严重;双相其它型:躁狂或抑郁发作均不严重。
4 人格障碍。
情绪变化是人格问题还是疾病,注意人格是一个人一贯的情绪和行为模式,而躁狂发作有明显的起病时间,病理性情绪需持续一定的时间。
专家向我们讲解了现在生活中容易与躁狂症相混淆的一些疾病,患者在对这种疾病治疗时,一定要确定自己所患疾病,避免与这些疾病相混淆,出现错误治疗的现象。家属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时,还要了解要注意的事项,以便避免这些事项,帮助老人尽快康复。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