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发病和哪些因素有关

    发布时间:2016-04-14   来源:中华康网   

  现代社会,养宠物狗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有很多喜欢宠物狗的朋友甚至花费大量的金钱为狗狗做一些漂亮的造型。但是,这些宠物狗却为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我们所熟悉的狂犬病就是由狗狗引起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狂犬病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1、被咬伤的部位有关。在对 1--14岁被咬儿童的流行中,咬伤部位的发病率为:头部占25.6%、上肢占29.7%、躯干占2.1%、下肢为27.8%,多处咬伤占14.8%。头部和四肢的发病率最高。

  2、与被咬的先后有关。先被咬的比后被咬的发病的机会多,可能与被感染的病毒量多少有关。如某地一狂犬咬伤12人,其中先被咬伤的3人均发病死亡。

  3、与伤口的深浅和伤口的数量有关。伤口深、伤口大和伤口数量多的发病率高。

  4、与有无衣着有关。不穿衣服的发病最高;夏季穿单衣与冬季穿棉衣比,单衣的发病率高。这是因为沾有病毒的牙齿和唾液,经过衣服的擦拭后进入伤口减少了的缘固。

  5、与伤口是否及时处理有关。伤口及时处理者,比不处理的发病率有明显降低。

  6、与注射疫苗有关。被咬当日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并按全程规定注射者发病率最低。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狂犬病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看过上文的相关介绍之后,我们了解到,狂犬病的发病与被狗咬伤的部位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头部和四肢如果被咬中,患病率是最高的。不管咬中何种部位,患者一定要第一时间接种疫苗。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有狂犬病还能活吗 
狂犬病毒自皮肤或粘膜破损处入侵人体后,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狂犬病的致病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一)局部组织内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侵入后,于伤口附近肌细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