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狂犬病”到“恐犬病”,你该了解的.....

    发布时间:2015-11-14   来源:中华康网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因狂犬病患者有害怕喝水的突出临床表现,本病亦曾叫做“恐水病(hydrophobia)”,但患病动物没有这种特点。人患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怕水、流涎和咽肌痉挛,最终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潘业

1885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首次将利用兔脑脊髓制备的减毒狂犬疫苗应用于人体治疗获得成功,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征服狂犬病,从而为疫苗预防狂犬病开了先河。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

1. 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3天最长6~7年,一般平均约20-90天。

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2. 前驱期: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低热、头疼、恶心、疲倦、继而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感觉异常等症状。 本期持续2-4天。

3. 兴奋期:表现为高度兴奋,突出为极度的恐怖表情、恐水、怕风。体温升高(38-40度)、恐水为本病的特征,但是不是每一例都有。典型患者虽极渴而不敢饮,见水、闻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也可以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外界刺激如风、光、声也可引起咽肌痉挛,可有声音嘶哑,说话吐词不清,呼吸机痉挛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可表现为大量流延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但病人神志多清楚,可有精神失常及幻觉出现等。本期1-3天。

4. 麻痹期: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

被误读和夸大的狂犬病:

国内长期对狂犬病夸大的宣传导致不必要的疫苗注射和民众恐慌,这并不有利于消除狂犬病。从“狂犬病”到“恐犬病”这一怪象之外,应考虑到对动物进行免疫才是根除狂犬病的最佳途径,按照泰国、巴西等经验看,只要能达到70%的免疫率,就能阻止狂犬病的传播。

夸大宣传的背后原因:

国际学术刊物《BMC传染病》曝中国疫情10年增加20多倍

 2008年8月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BMC传染病》的一文《中国狂犬病趋势(1990-2001年)以及广东省暴露后治疗》,指出“1996年报道的狂犬病例只有159例,但到2006年这一数字跃升到3279例,增加了20多倍。”作为一种毒害人类神经非常强悍的病毒,狂犬病导致的死亡率几乎是100%。此消息一出,中国不少舆论和媒体开始报道狂犬病疫情回升背后的种种隐忧,使很多被狗咬伤的人产生恐慌。在这一情景下,中国绝大部分医院和卫生医疗机构,在接收狗咬患者后的处理方式一律为注射狂犬病疫苗。

媒体的宣传报道断章取义,导致民众对狂犬病恐慌

造成大众对狂犬病恐慌的原因之一,是媒体连篇累牍的“健康狗带狂犬病毒”的宣传。1992年,广东省卫生防疫站报告,对该省8个县、市的市场屠宰的1258只食用狗的脑标本进行检查,狂犬病毒抗原的平均阳性率为17.7%,最低的地方为10.8%,最高竟达30%。许多报刊上经常所说的健康狗的“带毒率”17.7%,来源就在这里。后来其他省市的防疫站相继进行一些调查,都宣称“健康犬带毒率”很高,多数报道的家犬带毒率为8%-15%,其中大部分为“健康”带毒。如山东省健康犬带毒率为15.3%和22.2%(邵县);吉林为15.8% ;河北衡水市为23.7%。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篇文章中说,上海的“受检犬中有40%为无症状的携带狂犬病毒”。

国内外疫苗公司兴风争抢中国市场:20-30亿的牟利空间

统计显示,中国被狗咬伤而注射狂犬病毒疫苗的数量,达到了1200万1500万支,按每支疫苗200元计算,总计达到20至30亿元。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狂犬疫苗消费的最大市场。在这一环境下,国内外数十家疫苗公司抢夺市场的竞争很激烈,一些疫苗公司故意夸大狂犬病在人体内的潜伏期。

健康犬携毒被夸大

据一篇摘自《健康报》的报道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我国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和贵州等狂犬病高发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外观健康犬的脑内带毒率约15%,对人群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北京疾病控制中心一位主管医生在《健康报》上回答3位对狂犬病焦虑的读者说:人被健康的犬咬伤后,也可发生狂犬病是肯定的。在央视新闻频道的一个专题节目中,主持人水均益又引用一个据说是官方的数字“健康狗有2-6%带狂犬病毒”。

“健康犬也携带病毒”的传播,导致被咬者极度恐惧

由于“健康犬能携带并传播狂犬病毒”的认识普遍存在,不少被犬所伤者长期处在极度恐惧中。支持健康犬带毒的,也仅是国内的部分不明真相的医生。这些医生的对于狗咬患者的答复通常是:健康的狗也可以带病毒,而狂犬病的潜伏期很长,可达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所以也可能发病。因此,要接种狂犬疫苗,最好还要测定血清的狂犬病毒的抗体水平,了解疫苗接种是否有效。这种回答是造成大众对狂犬病无端恐慌的主要原因。

英美疾控中心证明:健康犬传播病毒非常罕见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狂犬病科主任鲁普雷希特博士曾在从尼日利亚疫区的外观健康狗中分离到狂犬病毒,但他认为:“在狗狂犬病高发的地方性疫区,理论上可能有‘带毒状态’的狗存在。虽然狗的健康带毒在学术上有异议,但与狂犬病的持续存在、预防和控制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与美国CDC、贵州省CDC、美国佐治亚大学等单位联合研究得出的结论,否定了“健康犬能传播狂犬病毒”之说。该研究报告近日发表在《传病媒介与动物传染病》(Vector-Borne and Zoonotic Diseases)杂志上。

北京疾病控制中心一位主管医生在《健康报》回答读者问题称被健康犬咬伤也会得狂犬病。英国牛津大学研究狂犬病的专家玛丽・瓦列尔(MaryWarrell)对此表示“除了中国,所有的证据都表明那是非常罕见的。”

潜伏周期被夸大

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翔实的研究证明,狂犬病病毒的潜伏期为2周到3个月,99%在一年内发作,超过1年已少见,潜伏最长为6年。中国有所谓狂犬病潜伏期长达20年之类的疫情记录个例,但都无法确认这些个例是跟狂犬病有关。

世卫组织已证明狂犬病潜伏期99%在1年内

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翔实的研究证明,狂犬病病毒的潜伏期为2周到3个月,99%在一年内发作,超过1年已少见,潜伏最长为6年,美国学者1991年在专业杂志上报告了该病例(据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931号专家技术报告》)。死者为菲律宾移民,移民美国后未曾离开过美国。由于在美国本土感染狂犬病的机会极少,而且经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证明,从死者脑内分离的狂犬病毒与死者来源国家流行的毒株相同,所以该报告以迄今最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了狂犬病的潜伏期可能长达6年。

中国曾记录长潜伏期病例,但无确凿证据是狂犬病

中国关于狂犬病长潜伏期迄今科学价值最高的一个病例,是上海市CDC于1998年报告的一个病例:某大学一名三年级的大学生可能因多年前感染狂犬病而致死,有实验室证据可确诊为狂犬病(分离到病毒)。据说他仅在10岁前曾在原籍农村被狗咬伤过,以后从未接种过狂犬病疫苗。但此病例的病史资料证据并不充分,无法排除二次感染的可能。

在中国东南部狂犬病重点疫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实际上很难排除在较近的时间有其他未觉察的感染机会(如在皮肤有破口的情况下与带毒动物有接触),尚无法确切证明其潜伏期长达十多年,只能作为罕见的可疑病例。至于中国某些例子,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怀疑,世界上并没有发现有证据的长期潜伏例子,传染病医学专家并认为有可能是误诊或二次暴露(指的是第二次被动物咬伤)。

疫苗注射被夸大

误区一:被狗咬后必须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

被狗咬后必须在24小时之内注射狂犬病疫苗,似乎已经成了人们的常识,但传染学家认为这是误区。狗咬后的处理方法应该参照WHO给出的“10天观察法”,在进行伤口的处理消毒之后,最好能对咬人的狗或猫进行隔离观察,如果狗或猫在咬伤人后10天内还没有死去,就证明咬人的狗或者猫事发时唾液中是不含有狂犬病毒的;据世卫组织的研究证明,只有在狗或猫死亡前几天才是狂犬病传染期,被咬才有危险,观察期间如果猫狗死去,则人可以补打狂犬病疫苗,而不是非要在被咬24小时之内;如果是其他动物,则不要用10天观察期立即打。此前中国CDC发言人说“10天观察法”不适用中国,因为亚洲的毒株与其他地区不同,但WHO在泰国的实验就证明:10天观察法有效,因为整个亚洲犬类动物中只有I型传统狂犬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规定,狂犬病疫苗注射原则上是接种越早效果越好,最好是在24小时内注射,超过24小时注射疫苗的,只要在疫苗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抗体之前人还没有发病,疫苗就可以发挥效用,因此,补种疫苗是有效果的。卫生和药品监管部门也将继续加强对狂犬病疫苗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误区二:被狗咬伤或舔舐伤口必须要注射疫苗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基因工程室研究员透露:狂犬病主要在我国人口稠密的东南部以及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流行,如果完全不进行暴露后预防(即注射狂犬病疫苗),我国每年狂犬病死亡人数预计为3万人;而狂犬病疫苗年使用量达1500万人份,这表明其中99.8%的人原本可以不接种。美国疾控组织2008年发布报告,对可能传播狂犬病的8种情况的发生概率进行评估,其中(非狂犬病流行地区)犬咬伤、猫舔舐、犬舔舐、在医院与狂犬病患者接触等4种情况的发病概率最高为1/10万,通常不必进行疫苗注射处置。美国大概每年被咬的是一百多万人,真正打疫苗的只有一万多人,最高是三万人,反过来讲九十多万人都不需要。

误区三:疫苗只能预防一次,再次被咬还需注射

有着84年历史的泰国色瓦巴哈女王纪念研究所,是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合作中心,这里的专家对于疫苗的使用问题给出的答复是,只给病人注射3支疫苗(在当天,第三天,第七天),这3支疫苗对未来的预防已经足够了,而且将来再次被疯动物咬伤也不用注射免疫血清;而且如果咬伤人类的狗在观察10天后还保持健康的话,就会停止对患者的治疗。国家药监局网站对于再次注射疫苗的描述为:接种过狂犬病疫苗者,如果再次接种的话会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总结: WHO狂犬病疫苗接种指导方案:

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简称“WHO”的狂犬病研究中心的权威说法是这样的。

1、被有疾病症状的或与健康猫(狗)行为有异常的犬(猫)等温血动物咬伤,在你被咬伤后,要尽快去注射狂犬病疫苗,同时观察咬你的猫(狗),如果10天内,这个猫或狗还没有狂犬病发病,你就可以终止狂犬病疫苗注射,可以判定你根本没有被传染上狂犬病。

2、健康狗(猫等动物)不带毒。(“带毒”是医学术语,意思是“有传染性”,这里“不带毒”指的是,即使猫狗携带了狂犬病病毒,在它们没有发病前,是不具备传染性的。)(不用打针!) 

3、狂犬病毒病理是病毒侵袭动物脑细胞引起狂犬病发作,这时动物一般都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异常情况,很容易识别。这时动物的唾液才带毒(有病毒),具备传染性,如果被这样的动物咬伤一定要打狂犬病疫苗。

4、狗(猫),只有狂犬病发作后才带毒。已经发作狂犬症的温血动物咬人,才有可能通过唾液将狂犬病毒传播到人身上,这时你需要打狂犬病预防。

5、鉴于狗、猫等温血动物在狂犬病发作后3到5天内100%死亡(有文献说有罕见的是8天死亡)。所以,只有在它死亡前3-5天内才是传染期,被咬才有危险。即使你被咬了,10天内这个犬(猫)没有狂犬病发病死亡你也不用担心,因为咬你的时候并不在传染期。(10天是世界卫生组织特意延长的安全观察期限)(此期限最初为泰国博士提出,注意,泰国也是狂犬病高发地区,也是疫区)

6、狂犬病有潜伏期,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翔实的研究,多数是20天到2月,最长期限是6年,至于我国某些例子(19年),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怀疑,世界上并没有发现有证据的长期潜伏例子,传染病医学专家并认为有可能是误诊或二次暴露(医学术语,第二次被传播)。

7、狂犬病预苗可以延迟打。(如果你曾被咬伤,并且已经过了6年,你可以放心了,如果在6年内陈旧伤,你不放心可以再次接种狂犬病预苗,等同一次暴露(第一次被咬)。(只是这时要先打两针)

本文系潘业医生授权()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有狂犬病还能活吗 
狂犬病毒自皮肤或粘膜破损处入侵人体后,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狂犬病的致病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一)局部组织内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侵入后,于伤口附近肌细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