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药选择 导致慢性胰腺炎发生的主要病因是酒精,长期大量饮酒易患本病。其次是胆系感染(常见原因是胆结石、胆囊炎),因胆管与胰管在出口处相通,胆系感染如未及时治疗,将使炎症蔓延至胰腺,日久即导致慢性胰腺炎。其他病因如遗传性胰腺炎、胰腺外伤等则比较少见。 慢性胰腺炎无特效治疗,难以完全治愈。西药主要是缓解症状,对严重病例,有时只能部分缓解。本文就治疗慢性胰腺炎常用西药的特点及用法分别加以介绍。 胰酶:给慢性胰腺炎患者补充胰酶,是针对胰酶(脂肪酶、淀粉酶、蛋白酶)缺乏引起的消化不良。消化不良的症状有腹胀、厌食、脂肪泻(粪中有过多未经消化的脂肪)等。 根据国外常用的14种商品胰酶制剂,每一胶囊(或片剂)单位含量分别为:脂肪酶4000~25000单位、淀粉酶12000~74700单位、蛋白酶12000~62500单位。治疗剂量较大,例如某制剂(viokase)每片含脂肪酶16000单位、淀粉酶70000单位、蛋白酶70000单位,需每次8片、每天3次,饭后口服。注意因人、因病情而异;无效时,可加大剂量。 补充脂肪酶对慢性胰腺炎的消化不良,可能意义更加重大。有人强调,每餐需补充脂肪酶28000单位,才能纠正消化不良。这些制剂自然也含其他两种消化酶。 运用胰酶制剂,应视每片含量,估算出需要量。如果有效,须持续较长时间,甚至可以长期服用。 制酸剂:胃里的胃酸对胰酶有破坏作用,故胰酶制剂均为肠溶。但为保证疗效,应与制酸剂并用:通常为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150毫克,一天二次;或制酸力更强的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20毫克,每天一次。由于每人分泌胃酸多少不一,如果效果不显,或为了提高疗效,可加大用量。 止痛剂:因胰腺炎症和胰管阻塞所引起的腹痛,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表现。止痛药只能暂时止痛,不能缓解慢性胰腺炎的根本病情,常需长期反复用药。原则是:先用非成瘾性药,从小剂量开始,按需要逐渐加大用量。一般止痛药,如消炎痛、强痛定、曲马多等均可用。可待因、吗啡、杜冷丁等,止痛效果好,但易成瘾,应留待较后用,且尽量少用。若一种止痛药长期服用,可产生依赖性,所以,几种药分段轮流用较好。 慢性胰腺炎晚期的腹痛常剧烈难忍,应综合积极治疗:同时加强胰酶、制酸剂的应用;可根据患者情况,与镇静剂(安定类)、解痉剂(颠茄、山莨菪碱)等并用;能提高止痛效应。 对严重腹痛难以缓解的慢性胰腺炎,可局部注射麻醉剂(如利多卡因)使腹腔神经丛麻醉阻滞以止痛。但也仅能持续短暂期限。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