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需要时间,有些人却等不及
土壤污染物释放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上百年,即使采取综合修复,也需花费大量时间,在依靠卖地为主要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及急需变现的开发商看来,这个时间显然太漫长。
还在房地产火爆的时候,土地流转很快,开发商根本等不及调查和修复。即使修复,业主对周期也有严格要求,一般为几个月到一年。
国内一家以“土壤修复”作为主业的环境公司北京建工表示,其承接的所有修复工程中,被要求的处置周期没有超过两年的。
此外,在土地污染治理程序上,专业人士介绍,修复企业先要对污染场地进行环境评价,土壤采样、实验室化验、分析诊断是必须环节。每处理200立方米污染土壤,都要采集样本送到第三方机构检验。随后的修复更加急不得,不仅要处理土,还要同步处理其间产生的废气、废水。
记者了解到,土壤修复是涉及物理、化学、数学、水文地质、微生物等多学科的高科技产业,从咨询、工程、药剂研发、药剂生产到设备生产,在国外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美国占环保产业40%-50%的市场比重,而在我国刚刚起步。
据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元。近年来由于需求较大,而行业尚无相关资质、准入门槛,导致市场失序,一些普通土方公司为了抢工期,甚至只将污染土壤挖出、转移、再填埋,或干脆堆放在郊区或农村,增加了二次污染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