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医院胸外科支修益教授介绍,北京仅仅是从2014年开始才启动将PM2.5作为空气质量评估标准的试点工作,2015年才正式开始以PM2.5浓度作为衡量空气质量的标准,在这之前并没有相关的临床研究数据。不管什么样的针对PM2.5对健康造成危害的临床研究,无论是国外的流行病调查数据,还是实验室中的科研成果,要想得到确切的研究结论都需要更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和更大的研究样本量。我们真心希望能够像研究烟草导致肺癌高发的吸烟指数一样,尽早研究确定出影响肺癌或和COPD(慢性阻塞性等疾病相关的“雾霾指数”。
比如,等到了2020年,北京已经有了5年完整的PM2.5对疾病和健康人群的影响数据,雾霾高发地区与PM2.5相关的疾病谱变化曲线,以及所谓的雾霾导致抗生素耐药菌的形成等科学数据,也就是说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能用流行病的数据和科学的事实去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