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八:雾霾只能等风来,重污染应急措施没啥用?
真相:重污染应急是通过一定的应急减排措施,尽可能减少污染物排放。经测算,2016年红色预警期间,采取应急减排措施比不采取措施,PM2.5降低了23%左右,其他污染物平均降低了30%左右。
传言九:北京空气中含抗生素耐药性细菌?
瑞典哥德堡大学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中心4位学者在研究中提到,“从北京雾霾中检测出抗生素耐药性基因”,引发关注。
真相:北京市卫计委回应称,细菌的耐药性和致病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耐药性的增加不意味着致病性的增强。国内外多位专家表示,细菌耐药性的获得是由于进化选择和抗生素等诱导选择引起。细菌耐药与雾霾无关,雾霾不产生耐药基因。
传言十:雾霾是北京肺癌高发元凶?
雾霾影响健康毋庸置疑,但网上流传的一些说法五花八门:北京肺癌发病率远高于全国,呈年轻化趋势,80个PM2.5微粒可以堵死一个肺泡?
真相:有关专家近期发布声明,称“雾霾致癌的资料有不少是断章取义,夸大其词或肆意篡改”,澄清《别拿雾霾开玩笑了,它是一级致癌物质》文章存在概念错误,非本人所写,并就引用相关数据致歉。2003年~2012年,北京肺癌年平均增长率为1.2%,2011年肺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23.53/10万,全国可比的最新肺癌标化发病率为25.34/10万,可见北京市肺癌发病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发病中位年龄从2002年的69岁增长到71岁,年轻化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