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幸运的是,家里人看我这么长时间还缓不过来,终于开始关注起来。我自己也有改变的想法,所以去看了医生。”生娃后第六个月,孙敏生平第一次走进心理咨询室,听到的则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词汇——产后抑郁症。“早就听说过,但从来没有往自己身上想。”
实际上,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并不鲜见。据中国精神科医师协会统计,出现诸如情绪低落、悲观绝望、烦躁不安等产后抑郁症状的产妇,比例高达50%至70%,其中发展到产后抑郁症的产妇约有10%至15%,这一比例远高于正常人群的抑郁症患病比,且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探究
“产妇自我觉察较低,家人需注意细节”
经过数次心理咨询后,孙敏的状态明显好了很多。虽然时不时仍会陷入低迷,但了解问题根源的她,“觉得心态轻松了”。情绪激动发生争吵时,家人也会选择忍让和安慰,这让孙敏颇为感动:“咨询师也说过,问题不会一天就解决,但至少我们走对了路。这样又过了半年多,我觉得真的走出来了。”
然而在现实中,如孙敏般选择正规途径求助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少之又少。更多产后抑郁症患者选择在家“硬扛”,乃至于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
“我们往往忽视妈妈的需求,来咨询的也常是产妇不正常的状态已经影响到孩子,家里才重视。”专家介绍,产后抑郁症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产妇内分泌环境迅速变化,社会角色转变,均会对产妇的心理产生影响。
医学统计显示,产后抑郁常出现在产后6周内,随着产妇体内激素水平的逐渐恢复,抑郁症状有可能自行消失,但仍有部分产妇深陷其中:“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有可能发生恶性事故,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